第60 章 結語(1 / 1)

書的末尾,劉紅楓的童年時光算是講完了,可能很多人會問,童年的生活,應該是小的時候,不應該寫到大學,是對童年的定義的不夠明確,而本人想要表達的是,那些過去的,美好的回憶,都可以當做童年的美好記憶,何必要拿年齡來劃出一個明顯的條條框框呢。隻要我們的童年,還有值得留戀的地方,還有值得我們在生活的浪潮中,受了委屈,有一個療傷的地方,那我們的童年,就是完整的。對於大部分80後的人來說,農村的童年,要快樂的多,好玩的也多。80後的人們。大的現在40多歲,小的也三十出頭了。他們對於農村的童年,還是記憶猶新的,等當80後的孩子們,長大以後,可能就再也沒有那種感受了,80後的我們,經曆過農村貧困的時期,也經曆過農村和國家日新月異和高速發展的時代。以前的馬車很慢,土路很破。住著的土坯房還不安全,但那就是我們兒時的快樂記憶。

而現在的洋樓,柏油路,汽車,高價彩禮,都是現在孩子無法達到的高度。還有就是那些迷人心智的短視頻、**直播,漸漸的占據了我們的時間,讓我們80後的孩子們,從小也是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真的讓人有些擔憂。

本人覺得,互聯網的高度發展。既給我們80後的生活帶來了很多的便利,同時也讓我們80後變得有些不安,網絡上的攀比風氣。動輒就是年薪過百萬的盲目宣傳,讓現在的孩子們,沒有了正確的價值觀。就像現在問一個十幾歲的孩子一樣,他們長大了並不是想當科學家,天文學家,或者老師,醫生,軍人之類的職業,更多的是想當明星,而當明星的原因是他們有很多人喜歡,還能夠掙更多的錢,可以買更多的奢侈品。

80後的我們,小的時候,沒有見過什麼貴重的東西和玩具,大部分時間都是以泥土和石頭,瓦礫作為玩具來玩,上樹抓鳥,下河抓蝦,還是那麼的快樂,從來就很少聽到,80後的孩子們,有什麼心理疾病,而現在的孩子,動不動就是價值幾百上千的玩具,手機和遊戲,比大人玩的都要溜,並且打不得,罵不得,時不時的還會因為抑鬱症,折磨的家長們苦不堪言。

最後,隻希望,我們80後,可以為了我們的下一代,樹立正確的價值觀,讓他們有一個好的童年。而不是更多的是貴重的玩具,以及脆弱的心靈,讓他們可以正確的看待人,看待事物。

劉紅楓的經曆,其實是很多80後的縮影,很多的出身農村的80後,應該大部分都經曆過相似的童年,而在這相似的童年中,我們是快樂的,也是我們80後的力量的源泉。

本人也是如此,每當工作不順心或者遇到瓶頸之時,還是會想起無憂無慮的童年,並且還會趁著周末,帶孩子回到老家,去看看自己從小長大的地方,種種菜,養養花,雖然那裏很多的東西,都被取代了,但是從那些痕跡中,還是會勾起兒時的回憶,家鄉真的是我們80後的避風港和棲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