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楓最喜歡的事就是小的時候,在家鄉的時光,每當入夏之時,樹上蟬叫,在大樹下鋪個蛇皮袋子,躺著睡覺,樹上一陣陣蟬鳴,身邊一陣陣微風,好生愜意。睡醒之時,頭上,額頭已滿是汗珠,然後揉揉睡眼朦朧的雙眼,然後就去附近的河裏,洗個澡,經過一中午的暴曬,河邊的淺水,也被曬的有些發燙,不過越往深處,越是清涼,對於一個長在農村的娃來說,從小河裏遊泳,洗澡,顯得是那麼的普通。畢竟每家每戶的男孩,都是這樣的,從小在河邊長大,遊泳技能都是天生的。劉紅楓也不例外,甭看當時的他也隻有7、8歲的年齡,但是遊泳已經很不錯了,80年代,要是哪個男孩不會遊泳,都會讓別的同伴笑話,不過對於大人來說,每次看到自家孩子,放學不回家,跑到河裏洗澡,回來也會一頓胖揍。對於大人來說,還是擔心孩子的安全,不過他們也沒有太多的時間陪伴孩子,地裏的活,已經忙的他們無暇顧及太多孩子,隻能放任。對於80後來說,上學都是父母送過一次,後麵就是自己背著書包去上學,不會像現在的孩子一樣,需要每天接送,孩子有時候放學困了,不先回家,找個秸稈剁,睡上一覺,再回家,家長也不會擔心孩子丟了,隻是認為是放學出去瞎玩了。每當周末,劉紅楓都會跟著幾個小夥伴去村邊的河裏抓蝦,那時的村裏,都有很多的河溝,裏麵的水很清,清水蝦很多,自己用蚊帳簡單的做個網兜,偷著把幹糧粘點香油,扔到魚籠裏麵,然後再魚籠邊上丟些饅頭碎屑,來吸引青蝦,用不了多久,就能收獲不少的大蝦,小的時候,劉紅楓和小夥伴們都會自帶些醬油和辣椒,切碎了充當調料,把抓到的大蝦,沾著調料來吃,都不需要回家下鍋去煮,反正就是泥坑長大的孩子,皮實。抓完蝦,然後用媽媽的繡花針製作的魚鉤,魚鉤上綁著納鞋的尼龍繩,然後勾上蝦肉或者蚯蚓,在河邊釣起魚來,整個周末,都是在河邊度過,現在想想,那些喜歡在河邊釣魚的大爺們,很可能是找尋兒時的回憶吧。晚上吃過晚飯的時候,劉紅楓會拿著手電筒,因為對於80後之前的人來說,這些農村的生活,再常見不過了,隻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農村的變化,再也沒有了以前的快樂時光。大人們多的是為了生計到處打工掙錢,孩子們也不敢放任自流,因為每家孩子都很少,都是每天接送,而村裏的河水也漸漸的幹涸了,沒有再像小時候那樣,到處都是河流,更多的是,土路變成了柏油路,土房變成了磚瓦房,代步的牛車變成了速度更快的小轎車,所有的這些都是變化的如此之快,而人們的物質生活豐富了,但是精神生活卻變得異常空虛,更多的是為生活奔波,沒時間陪伴孩子,不敢要二胎,生活壓力大,下了班以後,更多的時間是消磨在手機上,而孩子也是如此,放學後的第一件事,不再是喂家裏的牛羊,換來的卻是抱著手機玩著遊戲,有時候在想,80後的童年雖然沒有手機等電子產品,但是卻很快樂,每到放學後,都會準時守在黑白電視旁,觀看動畫片,像小時候觀看的哪吒鬧海,葫蘆娃,黑貓警長等等。資源匱乏的年代,更多的是心裏的滿足和快樂。現如今物質生活是得到了滿足,但是人們變得更加的焦慮,覺得更多的是金錢至上,少了以前的快樂和童真,人們常說80後是最念舊的一代,他們從貧瘠和匱乏的童年長大,經曆過兒時的緊衣縮食,然後就是青年的經濟大發展時期,各種新奇的東西出現,彩電,冰箱,智能手機,然後就是結婚時的樓房和轎車,可是在這些壓力和欲望的重壓下,80後的人,活的並不快樂,因此對於童年的那份回憶。更多的是懷念。劉紅楓也是如此,他覺得現在的生活,讓他更加的懷念童年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