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二 戰火依舊(1 / 1)

(昨天算了下,目前新書共寫了兩萬七千字;吸取了以前教訓,打算等寫到三十萬字再發出來,辛苦兄弟們再等一等。)

“陛下,娘娘說她沒錢了!”

太極殿內,李昭瞪大眼睛,滿臉的不可思議。

一旁的範碩,神情則略顯古怪。

李昭以為自己聽錯了,注視著下方的宮女紫蟬,又問了一遍,“張悅讓你來此,所為何事?”

紫蟬緊張得沒吱聲,麵色緋紅,眸底分明流露出一絲尷尬。

盡管主仆關係素來融洽,她有的時候,也覺得張悅是個奇葩。

李昭見她這副表情,心中已然明了。

他輕咳一聲,“你先回去吧,朕一會派人把銀兩送過去。”

“是,奴婢告退。”紫蟬連忙退出了太極殿。

等她離開後,範碩拱手道“無論是前朝還是後宮,陛下皆寬厚待人,臣欽佩不已。”

“區區些許銀兩,何必在意。”李昭道。

“不過嘛.......。”範碩話鋒一轉,神情嚴肅了幾分,“後宮之事,乃是陛下的家事,臣本不該多言,隻是臣覺得,凡事總要有個規矩。”

李昭聞言,不自覺地揉了揉下巴。

母親白氏早已不在人世,大秦自然就沒有太後。

後宮諸事,以前是朱瑩在管;就實際表現而言,隻能說勉勉強強。

如今皇後是鄧永清,基本沒什麼變化。

倒不是說她能力不行。

而是她與李昭之間,存在著一種無需言明的默契。

其中的微妙之處,李昭難以向外人提及。

“朕知道了。”頓了頓,李昭轉而道:“蘇鳴和劉軒出征所需的糧草,朝廷要務必籌備妥當。”

察覺皇帝似乎不想聊後宮的事情,範碩也不再糾結。

他凝聲道:“請陛下放心,金城本就儲備有不少糧草;朝廷第一批糧草物資,下月即可運往前線。”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此事盡快吧。”

“臣遵命!”

秦軍此次開戰,目標並非西域諸國,而是直指金城以西五百裏的青唐之地。

年初的時候,羌人首領費利聽說火炮威力巨大,竟派遣使者來到帝都,提出用三千匹戰馬換取兩百門火炮。

其野心勃勃,昭然若揭。

除此之外,羌人使者還提出,希望和大秦締結和親之盟,迎娶長公主李靈汐。

李昭沒有第一時間拒絕,稱事關重大,要和朝中大臣商議下。

暗地裏,大秦加快了戰爭的步伐。

其實在許多年前,李昭尚在成都的時候,昭武軍還從青唐那邊購買過一批戰馬,雙方維持了一段時間的蜜月期。

但隨著老首領的死去,年輕氣盛的費利掌權後,便一直懷有向東擴張的野心。

可若要東進,金城是無論如何都避不開的。

李昭要是真把火炮給了他,這廝搞不好第一時間將金城作為炮擊目標。

............................................

高麗,平壤城下。

趙軍圍而不打,坐等城內糧草耗盡。

高麗國並非隻有高麗人,還有少量的漢人,以及其他蠻族。

劉康將他們統統納入麾下,用來加強己方的力量。

眼見平壤情況日益惡化,高麗國王王洵急忙派出兩股援軍,卻均被趙軍擊退。

王洵心中甚是煩悶。

他著實想不通,趙軍總兵力也不過四萬餘人,怎麼就能連戰連勝,打垮了高麗近十萬軍隊。

如果平壤一旦失守,趙軍必會舉兵南下,到時候開京真能守的住嗎?

思及此,王洵愈加坐立不安。

大將崔澤煥見趙軍沒有水軍,提議率戰船從安州登陸,襲擾趙軍後方,得到了王洵的同意。

沒曾想,消息不慎走漏。

陳渭清提前在安州附近布置了伏兵,高麗軍登陸沒多久,趙軍突然殺出。

高麗軍頓時陷入了混亂,死傷慘重,崔澤煥本人也被射殺。

此戰後,趙軍押著大批俘虜來到平壤城下。

城內守軍目睹此景,士氣為之低迷。

三日後,趙軍攻克平壤城。

劉康似乎不急於南下,準備先在高麗北部站穩腳跟。

近來,他無意中得知了一件事,原來在高麗東邊還存在另一個國家。

不過,兩國之間沒有陸地相連,隻能乘船前往。

劉康派遣了一些人手,前去探聽更多關於那個國家的情報。

雖然趙軍目前專注於攻打高麗,但軍中上層,包括劉康在內,無人能忽視掉沈州的數萬秦軍。

它就像是一根芒刺,深深地紮在趙軍的背上,讓每一個人都難以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