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把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比喻成隻有一隻翅膀的小鳥,可是張誌強眼裏單親家庭中長大的孩子更像是隻有一條腿的的小鳥,僅僅是一條腿支撐著它,因為他對單親家庭深有體會。
張誌強生下來睜開眼睛到長大他隻熟悉一副麵孔,那就是他媽張誌蘭。張誌蘭個子不高,頭發偏黃,十分勤勞的中年農婦,準確的來說她現在成了農村寡婦,她的穿搭很樸素,每天早上到晚上忙著農務和喂羊,她的基本經濟來源隻能指望政府的少些補貼和家裏的一畝二分地。
上小學之前張誌強幾乎不知道“爸爸”這兩個字是什麼意思,因為他從睜開眼睛到現在隻喊過“媽媽”, 張誌蘭也不讓張誌強和村裏的其他小孩子一起玩,她怕自己的孩子小小年紀心裏受傷。
幸好張誌強十分懂事聽話,張誌蘭讓他往東張誌強絕不會往西,經常圍著媽媽轉,還能幫媽媽分擔點家務。
張誌強上小學時張誌蘭心裏開始打起了鼓,她怕張誌強被大年紀孩子欺負,怕張誌強每天上學自己一個人在家很孤獨,雖然張誌強平時幫不上什麼忙,可是孩子在自己周圍轉,他心裏放心,有一種安全感,現在孩子隻能晚上能陪自己了。
張誌蘭最害怕的還是別人說自己的孩子是雜種。
張誌強上學後很乖,特別聽話。每天晚上回來放下包先找找媽媽,他知道這個時候媽媽要麼在下底幹活要麼在羊圈裏,就算媽媽不在這兩地,張誌強還是習慣性的先去羊圈裏看看,因為喂羊的時候到了,媽媽回來肯定還要去喂羊,所以他索性先安置好羊圈等媽媽回來。
媽媽很晚才回來,為了給張誌強交學費和買一件嶄新的衣服,張誌蘭把家裏的一隻羊賣了,她回來的時候很失落,依依不舍,可是為了給兒子交學費她覺得值了。
張誌蘭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張誌強一直學習成績優秀考上了城裏的重點初中,本來這是一件讓人高興的事情,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從農村出來的誌強無論怎麼了努力都跟不上重點班的講課進度。
張誌強雖然是個孩子,可是他會思考問題,不會半途而廢。他主動找老師反映自己的情況,並且懇求老師講課時多照顧一下自己,可是城裏的人和農村裏的人比起來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上,差距巨大,農村裏的老師希望孩子走去農村,可城裏的老師隻關心自己的報酬。
現實很殘酷,有一天張誌強正愁著找到新的學習方法時,坐在最後一排的韓飛朝他過來了,韓飛告訴張誌強出去轉轉,張誌強因為學習不好原因這幾天心煩意亂,他二話不說直接跟著韓飛走了。
韓飛是城裏的孩子,他爸是公務員,媽媽是一名小學老師,韓飛的社交很廣,以前爸媽上班時他經常坐在家裏寫作業,玩玩遊戲機,可是隨著他社交圈的廣,他開始沉迷網絡,經常去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