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宣宮怪狀(2 / 3)

然若隻是他一人,又如何能徹除當今從朝堂內到國境外,宣國麵臨的許多明災隱患呢?

思慮許久後,宣王遂曰:“申靈均,聽詔!”

申正則曰:“臣在!”

宣王曰:“為衛戍王都大淄,不致重演十九年前之災劫,寡人便不可往宣西調撥大部軍隊。再者,卿又已與墨家合作,墨家守城術天下聞名,望卿能明辨形勢而為之取舍。故而,寡人在此,任命卿為宣國左司馬!由大淄點步騎五萬,統領宣西三十城兵權,抵抗炎、樂、未三國攻勢,堅守宣西疆土!”

“這!”

話音落畢,申正則當即抬頭、一臉驚疑的看向了宣王去…

左司馬,隻是武職,且隻負責宣西防禦,比起能留在朝上、執掌內外的左徒是低了太多。

可王上明明已親書王詔,將自己複任左徒,這才幾日,怎又改任左司馬了?

莫非是沒能請出仲兄,而給降了下來?

更何況,隻讓一個文官去守宣西,剩下的武將都留在大淄守衛宣東與王都?這又是什麼怪異朝策?

“卿不必疑慮。”

宣王自然看出下臣麵色、當即解釋說道,“此計乃是半月前,墨使與炎國小道帶來一位客卿所提的建議,非是寡人臨時悔改。”

“客卿?!”

這回聽到,卻是輪到始終未開口的範遠也跟著訝異了。

此人所指,明顯是從郢鄲回到大淄後、戴上銅麵作了偽裝的王子楊郜,可是,明明正是楊公子向他們提及的仲將軍與申大人,如今才幾日不見,怎又一轉念出爾反爾了呢?

環視一眼,朝上眾人也都是露出麵龐的陌生臉孔,沒有一個戴麵具,更全是陌生氣息,證明楊公子並不在朝上。

那麼,楊公子這是怎一回事呢?

隨即,便見範遠與申正則不禁默契的看向對方,對視一眼,眉頭一蹙間,皆想到是恐怕事有蹊蹺,還有內情了。

“臣…領命。”

申正則遲疑的應下,隨即,便見有位宦官走上前來,遞出一裝滿符節的木匣,正是一枚大淄、及宣西三十城加起來的各個等級兵符。

有這些兵符,申正則便可以調動約十餘萬步騎在宣西防守。

十餘萬聽著似有很多,然若是分攤到要守三十城,三麵提防,加上其中還有未國的特殊兵種,便實在是難言“足夠”。

接下來宣西會成什麼模樣,這便實在不敢再揣測了。

“散朝!”

……

大淄朝會散去後,申正則便與範遠暫時分別,要立即隨諸將到城外大營去點兵,待接下來開回宣西了。

二人也細聲討論決定,由範遠去找楊郜詢問清楚。

待事情解決後,便到城中那座宣王尚留給申正則居住的、在他到青城後便隻是仆人們在居住和打理的“左徒府”去彙合。

於是,範遠自出了永澤宮後,便往鉉影閣駐部去了。

深知此事留在鉉影閣的斥候們必有眉目,且自己也並不精通潛行、隱匿與探測工作。

即便他們不知,那委托他們去做也才更有把握。

然當範遠到了地方,連敲了許久門後,都聽不到屋裏有人答話。再直接運功施法一查探,更是驚訝發現,宅裏一人不剩!

原先八名斥候,全都不在!

這又是怎樣的怪異情況,莫非是收到戰爭情報,全撤回總舵去了嗎?還是更有要事忙碌,八人全部出門呢?

大淄城百萬人口,要如何找到八個身形靈巧、根本不知蹤影的精英斥候?

“這…”

站在空蕩宅邸緊閉的門前,範遠陷入了長久的深思。

……

左徒府內,申正則完成了大營的點兵準備工作後便回了府,而與長考許久無果的範遠再經一番討論後,最終便是範遠決定由自己出發,潛入王宮去尋找楊郜。

然而,雖小有些微輕功、飛簷走壁不在話下,範遠卻仍是不曾做過此類行事。唯可憑著自己想象,等候到夜深人靜之時,再動作盡量輕盈的去嚐試…申正則由是也點頭答應。

於是,時至當夜子時。

當永澤宮內各處燈火不滅,禦林軍們仍在恪盡職守的持戈巡夜之時,範遠則脫下冗長的道袍,換上了一身樸素簡便布衣、束發紮髻,以最靈便的打扮,隻帶了一把劍便出門,一路摸進了宮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