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塔赫德伯爵發言完畢,加納、尼日爾等好幾個非洲國家的首腦也發言表示讚成,說非洲這些國家的內亂已經影響到非洲的其他國家的經貿往來。
“索馬裏的海盜為什麼多?我們譴責這些海盜的時候不妨看看,這些人在索馬裏不當海盜還能靠什麼生活?”那位與索馬裏處在對麵的國家首腦發言道。
這話一出,會場都安靜了下來。
“主席,您看接下來是不是把朱皇帝的建議列入本次大會的議題?”張凡仲對著路易十三問道。
路易十三看看腓力四世和瑪加雷特,幾人都在點頭。
“好吧。我也覺得朱皇帝這個建議很好。”
國際聯席會就如何幫助內亂的國家展開了討論。
這天下午,五位參加小組討論的主席國成員聚在一起,討論在分組會議上得到的建議。
“在說建議以前我想說說有些國家的說法,很有意思。”張凡仲對腓力四世等人道。
“哦,你說說看。”路易十三道。
“有國家提出,為什麼國際聯席會考慮管理的對象隻是非洲國家?像英格蘭、羅馬這樣內戰的國家能不能一視同仁,也派人去建立政府機構?”張凡仲慢悠悠地道。
這真不是張凡仲胡說,而是確實有一些國家在小組討論中提出來了這個問題。
譬如:加納與摩爾多瓦公國。
這背後是不是有人找過他們,這誰知道。
現在的英國已經內戰了好幾年。
當初,查理一世經過路易十三的斡旋回了英國。按照與議會與貴族們談妥的條件,查理一世隻有一個國王身份,完全失去了參政議政的權力。
議會議員與貴族們失去了統一的敵對目標,之前各自組建的軍隊出場,相互之間開始了權力的角逐。
整個英國到處都是戰亂,仿佛回到了封建社會城堡國家的時期。
周邊的愛爾蘭與蘇格蘭也開始插手英格蘭的內亂,甚至喊出了“法國人滾出去”的口號。
不錯,英國的統一是在法國人的手中完成的,第一任英國國王就是法國人。現在愛爾蘭人與蘇格蘭人喊出這樣的口號,似乎在表達要吞並或者說收複英格蘭的意思。
羅馬帝國的狀況跟英國略有不同。
以前的羅馬教皇對於世俗還有一定的影響力,能勸解開境內公國、侯國與城邦之間的矛盾。而這一次羅馬的內戰,教皇已經壓不住世俗的紛爭。
境內上百個公國、侯國還有城邦、大商人都有各自的軍隊。意大利最先宣布獨立,不再歸屬於羅馬的管製。其他地方的戰爭還在繼續,誰也說不清楚什麼時候結束。
這問題讓路易十三和腓力四世等人都不好回答。
不僅僅是這些國家都屬於歐洲“文明”國家,而是大家對於國際聯席會要如何管理其他國家事務,在座的都不清楚。
前兩天朱皇帝才提出來的建議,大家能有什麼成熟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