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光耀感激涕零,連連地說:“謝謝王主編!真的非常感謝王主編給了我這麼一個難得的機會!我一定會按照您的期望,全力以赴辦好這件事!”
除夕夜的鞭炮聲,在華國南部邊疆南海省一個小縣城裏,如盛大的交響樂演奏,隆隆地響了起來。一個十一、二歲的小男孩,皮膚微微泛紅,仿佛被冷風啃咬,和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眼中閃爍著對未來的期待,合披著一件軍用棉大氅,正躲在火車站站台上的一列貨車車廂裏。在這鐵皮車廂內,兩人仿佛找到了一個暖和的小天地,輕聲說著悄悄話兒——
“興哥,你說咱們幾天才能到同中省啊?”
“我仔細算了一下,這一趟列車,中途不卸貨的話,後天下午就能到達同中省天宇城車站。”
“那咱們去了那個衫戶村,找到段強,他能收咱們當徒弟嗎?”
“這個嘛,小勝你盡管放心。段強現在是英雄了,他要是沒時間教咱們,咱們就拜他大哥段天為師。你沒聽廣播裏說了嗎?段強的梅花螳螂拳師父,就是他大哥段天啊!哇,要是咱拜了段天為師,那咱不就成了英雄師弟,真的太酷了吧?”
“哈哈,興哥,我全聽你的!”
那活潑的少年名叫華中興,旁邊的小男孩則是華啟勝。乍看之下,兩人都帶著“華”這個姓,仿佛是一家之子。但事實上,他們之間並沒有血緣關係。他們都是命運的棄子,從小在孤兒院中長大,身世之謎、甚至連父母的麵容都成了謎。孤兒院的院長是一位年過六旬的不識字的老太太。她喜歡給孩子們起簡單的、易記的名字,並統一給予了華國的“華”這個姓。
在農曆新年的前一夜,孤兒院的孩子們都聚集在一起,歡度團圓。在老院長和她的兩位女兒的精心照料下,孩子們享受了一頓豐盛又溫馨的年夜飯。吃完飯後,老院長興致勃勃地打開了收音機,讓孩子們聆聽那外麵的世界。於是,華中興和華啟勝,就和其他孩子們一起,聽到了那個關於少年段強英勇與歹徒鬥爭的傳奇故事,讓他們的心跳加速,熱血沸騰。
在孤兒院裏,華中興是最大的男孩,每次看到他,老院長都會歎息不已。從11或12歲開始,華中興對孤兒院的生活越來越感到反感。他經常溜出去,在社區裏與其他流浪的孩子們混在一起,有時候為了生存,他不得不去偷竊或強行索取食物。當他實在找不到東西吃或饑餓得難以忍受時,他會像回到自己的小小避風港,回到孤兒院待上幾天。
由於他經常在外麵與人打交道,華中興不可避免地涉足了一些爭鬥和打鬥。由於長期的貧困和營養不良,他的身體發育並不理想,因此他經常受到欺負和侮辱,而能夠成功反擊和展現自己的機會卻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