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飛天”淩空(1 / 1)

“飛天”淩空

--跳水姑娘呂偉奪魁記。

他站在10m高台的前沿,鎮靜自若,風度優雅,白雲似在他的頭頂漂浮,飛鳥掠過她的身旁。這是達卡多拉遊泳場的8000名觀眾一起翹首而望,屏息斂聲的一刹那。

輕舒雙臂向上舉起,隻見呂偉輕輕一蹬,就向空中飛去。一瞬間,她那修長美妙的身體猶如被空氣托住了,襯著藍天白雲,酷似敦煌壁畫中的淩空翔舞的“飛天”。

緊接著,是向前翻騰一周半,同時伴隨著旋風般的空中轉體,三周動作即如流星,又瀟灑自如,1.7秒的時間對他似乎特別慷慨,讓他從容不迫的展示身體優美的線條,從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續到繃直的足尖。

還沒等觀眾從眼花繚亂中反應過來,她已經展開身體,像輕盈的,筆直的箭,“哧”地紮進碧波之中,幾串白色的氣泡擁抱了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麵水花悄然不驚。

“妙!妙極了!”站在我們旁邊的一名外國記者跳了起來。這時整個遊泳場都沸騰了,如夢初醒的觀眾用震耳欲聾的掌聲和歡呼聲,來向他們喜愛的運動員表達由衷的讚賞。

呂偉精彩的表演,將整個遊泳場的氣氛推到了高潮。他的這個動作“5136”,讓幾位裁判亮出了9.5的高分。

這位年方16的中國姑娘,贏得了金牌。

當一個印度觀眾了解到這個姑娘是中國跳水集訓隊中最年輕的新秀時,驚訝不已。他說:“了不起,你們中國的人才太多了!”

注:

選自1982年11月25日《光明日報》。1982年11月24日,在印度新德裏舉行的第九屆亞運會中,中國運動員呂偉獲得女子10m跳台跳水比賽冠軍。

新聞特寫是指采用類似於特寫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寫作為主要表現手段,截取新聞事件中最有價值,最生動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或部分予以放大,從而鮮明在現典型人物,事件,場景的一種體裁。

新聞特寫一般沒有事件的完整部分。而是截取一個事件中的一小片段,來進行描寫。

消息往往要報道新聞事件的全過程,新聞特寫則主要描繪新聞事件中的片段,重視運用形象思維,采取多種文學手法生動形象的報道新聞事實,是新聞特寫與通訊的共同點所在。他們的差異在於,在報道中的新聞事實時,通訊一般展示新聞事件的縱坡麵,來龍去脈比較完整;新聞特寫則是集中比力,主要展示新聞事件的某一橫剖麵,著重描寫精彩瞬間,而且比通訊更強調時效性和現場感。

所謂特寫本是攝影,電視,電影的一種常用手法,指拍攝人物或物的某一部分,使之放大,占據整個畫麵,形成強烈視覺效果,以增強藝術表現力。新聞特寫兼有新聞和文學的特點,但由於其強調新聞性,時效性和真實性,所以更接近於通訊體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