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一言閣(1 / 2)

一言閣,是洛陽數一數二的文人聚集地,一般人非文采出眾,連大門都不能進,因為這裏隻談辭賦,不談他事,多少讀書人以能進一言閣而沾沾自喜。隻因為一言閣有個規矩,凡是第一次入閣,閣主會出一闕上聯,凡是能對上下聯者,便可入閣。而對不出者,隻能灰溜溜的打道回府。所以,從十多年前一言閣創閣至今,一直為天下文人雅士所稱道。上至朝廷顯貴,下至寒門士子,一言閣隻以學問會友,不以身份壓人。

因為“一言閣”三個字,出自於名滿天下的大儒蔡邕蔡伯嗜。大漢以世家名士治國,不像後世唐宋那樣需要科考,隻要你被當地官員舉薦,或為孝廉,便是有了出身。其實說白了,大漢朝,就是一個世家大族統治的朝代,劉家就是天下最大的世家。因為講究經書傳家,所以讀書人一般都出身在世家大族,而所謂的寒門才子,其實並不多見。即便你有逆天的才華,除非天下大亂一般很難有出頭之日。了不起尋一世大家族做為靠山,或許隔三五代,也能獲得世家認可,成為新的世家。世家,大族,豪強,寒門,富商。這是一個階級森嚴的時代。為什麼曹操發起聯盟而卻隻能推袁紹為盟主?就是因為袁紹背後有整個袁家,袁家做為當時的頂級門閥,其背後站著無數的小家族,所謂一榮俱榮。所以哪本書或哪個人提起袁紹,總會說袁氏四世三公,門生故史遍於天下。而當時的曹操頂著閹黨之後的名聲,頗有些被人瞧不起。而劉備更是為了抬高自己身份,逢人便說自己是身份高貴的皇室後裔。在這個時代,名聲,身份就是一切!而張烈,不管哪個靈魂的張烈,都不可能是草包,所以張烈早已是一言閣的常客。張烈今天來一言閣,主要是想結識幾個有真本事的人,所謂合作從良好的印象開始,現在必須把名頭打出去,要不以後天下大亂,誰知道張烈是誰?

“張兄,好久不見”一個20歲上下,身著華服,用21世紀的話說是一個陽光帥氣的少年,見張烈入閣,馬上拱手招呼。在這裏隻以文采學識相交,不管你是駙馬還是侯爺,統統平輩論交。哪怕是哪個王爺來了,最多也是稱呼一聲:劉兄。似乎所有時代所有時空的不平等,在這裏得到了完美的解決。“原來是陳兄,數日不見,陳兄卻是越來越**倜儻,才華出眾了啊,聽說陳兄前日作了一道《帳前賦》,一日之間傳遍京師,烈雖足不出戶,可也得拜讀大作,真是榮幸之極啊。”對於這種應酬張烈再熟悉不過。不管是前世還是這身體原來主人的記憶,隨便取其一都能做得滴水不漏。說話這人叫陳應,是京城大族陳家的子弟,確實是一個文采**的人才。隻是張烈壓根就沒聽說話過這號人,想來應該也是屬於清流一派,隻知詩賦度日,評議朝政,座談客耳。“哎,哪能跟張兄比啊,你看這一言榜,排名第一的,依然是半年前張兄作的《夜香》,京城子弟可是莫不以張兄為楷啊!”陳應數月不見張烈,顯得十分熱情,一邊介紹著新入閣的才子,一邊指著一言榜對著廳中某人指指點點,權作介紹,張烈也一一微笑拱手回應。要是在21世紀,這就是京城最高端的聚會,能入閣的,都是文采出眾,要麼是官二代,要麼是世家子弟,如果是一無是處的草包,就算能入閣,也隻有被眾人隔離當猴看的份。

張烈掌燈時分方才回府,這古代人不比21世紀的人簡單啊,尼瑪,一個字的解說能引起一群人的探討。然後從古到今,從前朝談到當朝聖上。什麼都敢說,要是在21世紀的網絡信息時代,這一群人肯定是高級憤青,然後全被**五百轉關進派出所的命運。讓張烈深感漢朝的言論自由,隻要你有膽氣,大可跑到宮門口大罵皇帝無道昏君。運氣好一點,名滿天下,運氣差一點,被皇帝一氣之下砍了腦袋,同樣名滿天下。一言閣說倒底就是一個文化人的高端聚會之地,為出名和入仕。少有像張烈這樣,隻是抱著看熱鬧和交朋友的心態去“體驗一番”。

哎,駙馬什麼都好,就是不能隨便**小姑娘。張烈端坐內堂,一邊喝著墨玉端上來的黑米粥,一邊喃喃自語。墨玉隔得不遠,所以聽得一清二楚。我暈,少爺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多少人想高攀公主而不得呢,不過少爺自從來了京城,再也不像以前在河間的時候那樣對我了。啊,我這是怎麼了,真是該死。墨玉一想起張烈以前經常壞笑著撫摸她的胸和香臀,頓感口幹舌燥,臉一下就火燒似的紅了起來。小聲的向張烈告了聲罪,一遛煙的不見了。張烈看著消失不見的墨玉一陣鬱悶。小丫頭這是怎麼了?難道又想男人了?噫,我為什麼要說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