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楊家村的村口老槐樹下,一群老頭子下著棋聊著今年的收成。
“今年是個好年景,我家比去年多打出來兩袋子糧食,娃兒們能吃飽嘍!”
“可不咋地,去年幹旱,糧食幹癟癟的,今年好啊,老天爺要雨給雨,要晴天晴。”
老楊頭也隨著大夥兒高興著,農家人可不就是盼著風調雨順,多打些糧食吃飽穿暖。
離老槐樹百米距離的大榆樹下,村裏的老太太媳婦子們也是樂嗬嗬的。“哎呦,老二家也出來了。”胖胖的灰粗布大嬸看著從老楊家大門口走出來的特別顯懷的李氏,“哎,三嬸子,娘讓我多走動走動。”李氏溫溫柔柔的。“對,是該走走,到時候啊不受罪。”
李氏慢慢悠悠的沿著村道溜達。
“看著二壯家的這還是像個大小子。”三嬸子張秀花張氏給大夥兒說著,她娘家娘是當初十裏八村有名的接生婆,一手好手藝學了七八成,如今這楊家村的接生都找她。
“你這話可別讓你四堂弟老兩口子聽見了,兩口子就盼著有個小孫女呢!”鄰居王奶奶拉著三嬸子提醒著。
“哈哈哈,我能不知道嘛,我這兄弟弟妹,年輕時候就盼著有個閨女貼心,結果來了三個臭小子,還生了五個小臭孫子!哈哈哈哈。”
“前兩天陳嫂子還念叨,改天去廟上拜拜,求個女娃娃。”王奶奶的兒媳婦小王氏也跟著笑。
平常農家人都盼著男娃子好,人丁興旺,可殊不知,這老楊頭兩口子啊就心心念念想盼個小妞妞,主要是家裏男娃子忒多,鬧騰的很。老兩口生了三個兒子,老大楊福,老二楊壯,老三楊祥。老大媳婦兒韓香韓氏進門這幾年,生了三個小子,老二媳婦兒李靜李氏生了一對雙胞胎小子後,這是第二胎。老三在鎮上念書還未成家。
天色漸暗,聚群兒的人漸漸散了。
李氏圍著村子走了一圈也往家回,主要今天二壯進山了,農忙結束有空去打獵給家人添點肉,自己一個人可不敢多走,算著日子也就再有幾天了。
農家人天黑就休息,省油燈,大兒媳婦韓氏燒好一家人洗漱用的水,和婆婆一起把家裏這五個臭小子洗幹淨趕上床,幾個男孩子住一屋睡了一炕,嘰嘰喳喳的這一句那一句,惹得陳氏不耐煩了“一個個的不能再吵吵了,誰再不睡覺,明天的雞蛋可就沒有了。”幾個孩子頓時安靜的躺被窩了,這雞蛋可不是天天都能吃的。
“還是娘有辦法。”韓氏跟在婆婆後麵,關了男孩子的房門。“也是家裏平常少吃雞蛋,娃子在乎的很呢。”別看陳氏也想要孫女,可也是真心疼孫子們的。
晚上,陳氏和老楊頭商量著“明年咱多喂幾隻母雞,不為這幾個大孫子,也得為咱這該出生的小孫女做打算。”
“行,你做主,今年收成好,能養。”老楊頭年輕時候性子跳脫,爹娘定了媳婦陳氏,剛開始還瞎折騰,兩年後被拿捏的真真的。
“老頭子,老二媳婦生產的日子,也就這幾天了,我這心裏一直打嘀咕,你說這次能是小孫女嗎,我可聽三嫂子說看著還是男娃兒。”
“不會,這次肯定是孫女錯不了,我是真夢見小孫女了,那老爺子可讓咱家好好照顧她,小孫女有福嘞!”老楊頭語氣堅定。
陳氏燒香拜佛,不由得搖擺不定,不管老頭子的夢是真是假,心想,明天得趕緊去磕個頭,真是個小孫女也圓夢啦。
天微亮,老大家兩口子起來開始忙活了,大福挑水劈柴,韓氏燒火做飯,兩口子都是老實人,兄弟妯娌之間也處的融洽。
等陳氏起來,飯都做一半了,“老大媳婦,老二家的身子重,你這段時間也辛苦,這農忙完了天也冷,你倆不用起來那麼早,多睡會兒。等我給你搭把手。”
“娘,沒事,這做個早飯我自己來就行,您多休息會兒。”韓氏很敬重婆婆,親娘走的早,陳氏給她的關心嗬護填補了心裏的空缺。轉身看到李氏也起來了,“弟妹咋不多躺會兒,這早飯還得等等呢,我給你打水。”
“嫂子,我自己來,躺下也睡不著,就起來了,你才辛苦了。”李氏這越接近預產期心裏越緊張,知道公婆都期待著是個女娃兒,心裏不由得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