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之變(1 / 2)

何為道?

這個問題,大家應該都很好奇,那我們就回到,盤古開天辟地之前的世界。

世界之初,道還在沉睡。除了道,一無所有。所有用作衡量一切的概念都不存在,沒有時間,沒有空間。所以就算是一句最簡單的“那時道之外還有什麼?”都問不出口。

沒有時間就問不出“那時”。

沒有空間就問不出“之外”。

時空都不存在就問不出“什麼?”

這種狀態究竟怎麼理解?

別問,問就是隻有道,隻有一個睡著了的,絕對靜止的──道。

這種狀態稱之為“道寐”。

這種時代稱之為“洪元”。

沉睡之道,絕對靜止,所以隻有虛無。

但虛無中,靜極生動,出現一股動勢。

勢就是勢,並不產生運動,不過勢頭可以一直疊buff,Buff一直疊,直到影響虛無。

虛無一直是虛無,但虛無中已經蘊含了超多動勢。量變產生質變,動勢化作動能──道,醒來了!

這個階段稱之為“道寤”。

將這個時期還稱之為“混元”。

運動出現,時空誕生,空間為宇,時間為宙。

宇宙時空開始運轉,道從靜轉動,從睡轉醒,由洪元到混元,這叫──虛化神。

如此巨變,一字記曰:“易”。

洪混二元合稱:“太易”時期。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嗬寥嗬,獨立而不改,可以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

“蓋聞未有天地之間,太清之外,不可稱計,虛無之裹,寂寞無表,無天無地,無陰無陽....…自然空玄,窮之難極……若言有,不見其形,若言無,萬物從之而生.….…而有洪元。洪元之時,亦未有天地,虛空未分,清濁未判,玄虛寂寥之裹。洪元一治至於萬劫,洪元既判,而有混元。”

“道之委也,虛化神.……”

“太易者,陰陽未變,恢漠太虛,無光無象,無形無名,寂兮寥兮,是曰太易。太易神之始而未見炁者也。”

太易,混元世,道體通神,化身道祖,號鴻鈞道祖。

道祖醒後,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宇宙雖大,但虛無荒涼,寂寥不已。

道祖凝神入定,開始了宇宙間第一次沉思。洪元時,道祖睡了萬劫。這次沉思宇宙又過了萬劫。

混元萬劫後,共計九九八十一萬年。出定後,思量透徹的鴻鈞道祖緩緩地呼出宇宙第一口氣——“先天一炁”。

這個階段稱之為“化神炁”。

這一炁是道之精華,包含萬千生機,孕育一切的變數。

從此,宇宙間有了化育生命的基礎,這個時期,後稱之為“太初”時期。

一炁化為三,分成始、元、玄三氣,三氣環繞道祖不斷旋轉,最終席卷了整個宇宙,刮起了宇宙大風。

太初的時間較短,過了百萬年,這場大風的風眼燃燒起來。宇宙間有了火——“先天之火”。

而這“先天之火”就是一個新時代即將到來的象征。

先天之火的生成叫“氣化形”。

這也開啟了一個具備著神、氣、形的新時代,它被稱之為“太始”。

先天之火在宇宙中心熊熊燃燒了九十一劫,形成了一片巨大磅礴的先天火海。

一轉眼,來到了“太始”的末端,先天之火的本體,化身出宇宙間的又一位神祇——儵,號稱“南海之帝”。

南海的火焰狂熱的地照射四方,先天之火的熱氣一直狂奔到宇宙徹骨寒冷的邊緣,邊界都寒氣將火氣凝結成水,出現了一片圍繞宇宙的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