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奶奶出生在黑龍江一個偏僻的小山溝溝裏。
奶奶出生的那個年代,每家每戶都吃不飽穿不暖的,還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每家都有很多孩子。
太姥姥就生了十個孩子,奶奶是家裏的第二個孩子,她就承擔了很多家務。
撿柴、做飯、還有照顧弟弟妹妹們,而作為奶奶的哥哥也就是大舅爺,他就相當輕鬆了,他不需要幹任何的活,就僅僅隻是因為他是男孩。唯一的工作也隻是需要在奶奶不在家,出去撿柴的時候幫著照看一下弟弟妹妹。
在那個重男輕女的年代奶奶是不得寵的。
奶奶每天天不亮就要出去撿柴,穿的衣服也是哥哥的舊衣服。因為營養跟不上發育不良,奶奶的身材又小又瘦。
衣服又是撿哥哥的,所以衣服特別的不合身,穿在身上是又大又肥。太姥姥又舍不得改小衣服,因為改小衣服的話會剪掉一些布料,那是屬於浪費啊!而且奶奶穿完以後,衣服補一補還要給弟弟妹妹穿,所以奶奶就隻能把衣服挽起褲腳、衣角後在穿。
奶奶每天早晨都會背著簍子去撿柴。
這一天的早上天朦朦亮,奶奶和往常一樣早起去撿柴。
奶奶說她至今都還記得,那天的早上特別的冷!人一邊走一邊凍的打冷顫,奶奶把凍僵的雙手捂住嘴巴,對著手哈了口熱氣試圖暖和暖和。同時心裏祈禱著,今天運氣好一點,早點撿夠柴回家去。雖然家裏也沒多暖和,但是最起碼能擋住冬日裏的寒風。
正想著呢,恰巧此時村裏放牛的趕著牛群路過,大黃牛一掘腚,拉了泡粑粑,在寒風中冒著熱氣。
奶奶見狀眼前一亮,趕緊跑過去,飛快的脫掉鞋子把腳踩進牛糞裏,瞬間暖意從腳上傳來的,暖洋洋的很舒服。
不要覺得牛糞髒,奶奶說那是冬天裏最幸福。
過了一會,感覺到牛糞的熱量漸漸的散去,奶奶依依不舍的把腳拿出來,從旁邊的地上抓一把土撒在腳上,然後把腳放在地上蹭了蹭,牛糞跟土就會被蹭下來,然後再穿上鞋子。在把剛剛取暖用而現在凍成坨的牛糞,撿起來放進背簍裏留著回家燒火。
我問她,不覺得把腳放進牛糞裏很埋汰嗎?奶奶說在那個艱難的時代,能活著就不錯了,還管什麼幹淨不幹淨的,在活著的麵前這都沒那麼重要。
奶奶還說那時候還有下鄉的知青,太姥家就住了幾個、有一個女知青還熱心的教奶奶識字,但是往往都是沒學一會,太姥就會喊奶奶去幹活了。因為在太姥看來這都是浪費時間。
奶奶和爺爺是經人介紹的,介紹人是奶奶的表姐,跟奶奶說爺爺是工人,家裏有地,嫁過去你就是去享福了。
奶奶說因為家裏最疼她的太姥爺去世了,他一去世,家裏的生活更加艱難了。所以當太姥一聽有人娶奶奶,條件還不錯,當時就拍腿定板了!
奶奶說當時太姥姥家裏已經揭不開鍋了,大家喝米湯好久了,一個個餓的頭暈眼花的!這時候有人上門說想娉娶自己的閨女,娶媳婦那就代表著可以要彩禮,有了彩禮家裏就可以買米了!望著一個個餓的麵黃肌瘦的孩子。
太姥姥也隨即提了娶閨女的要求,就是要兩袋子米,還有200元的彩禮,隻要給這些就可以娶走奶奶。
本來介紹的時候就是年跟底下,在快過年的時候。我的爺爺騎著自行車,馱著兩袋子高粱米,還有借來的200塊錢就來迎娶奶奶了。
太姥看見鼓鼓的兩大袋子的高粱米、還有穿著中山裝,長的英俊的爺爺樂的嘴都開花了。
太姥姥收了爺爺的聘禮,奶奶也就坐在了自行車的後座跟爺爺走了,什麼也沒帶。
要離開了自己長大的村子和朝夕相處的家人,奶奶傷心的哭了。
奶奶知道自己沒有選擇的權利,家裏沒吃的很久了,這兩大袋子高粱米是家裏的救命糧,自己走了還剩下一個人的口糧,這是最好的結果,如果自己不嫁,那家裏人能不能熬過這個冬天都是未知數。
奶奶坐在自行車上,一直回頭看著自己的家,她望著越來越遠的家門口,無聲地流著淚水。
她知道從今以後,自己就是別人家的媳婦了。
不同於奶奶的傷心,太姥這邊除了奶奶天天哄的小弟弟哭著不要姐姐離開,其他人都沉浸在有米,終於不用挨餓的喜悅中。
太姥甚至在奶奶走的時候笑著囑咐奶奶,嫁過去要勤快些,要是日子過得好,記得救濟救濟娘家!不要真的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她的弟弟妹妹可都指望著嫁給工人的姐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