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早逝(1 / 2)

這幾年村裏的變化可真大!原來澆地靠天,吃水靠挑,拉東西靠架子車,打麥子用牲口拉著石滾碾;現在澆地有水泵,吃水有壓井,拉東西、打麥子都用拖拉機。原來家家戶戶吃的是黑饃饃、黃饃饃,現在黑饃饃、黃饃饃在絕大多數家庭慢慢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熱騰騰的白饃饃。過去大家常年穿著補丁褲,現在穿的都是新的確良……

曾經有一個故事被溫素香講了很多遍:齊浩然小的時候,有一次到表大伯趙鋼家去玩,望著他們家長長的麵條垂涎欲滴,想吃又最終拒絕了,回到家他問媽媽溫素香:“趙鋼大伯家的麵條怎麼那麼長、那麼香,我們家的怎麼那麼短、還沒味。”溫素香說:“傻孩子,你大伯是工人,他掙的錢多啊,他們家的麵條是小麥麵做的,裏麵加了香油,所以又長又香。你爸爸呢是農民,他掙的錢比較少,咱們家的麵條是紅薯粉做的,裏麵啥也沒有,所以又短又沒味。”

在新縣委書記齊世昌的帶領下,附近十幾個曾經是鹽堿地的貧窮村莊經過幾年的努力改造也吃上了香甜的水稻,過上了幸福的日子。一些想發財的村民通過親戚集資購買了拖拉機,開始為眾多有蓋房需求的老百姓運送紅磚,賺取運輸費和裝卸費。還有一些腦子靈活的村民開始在市裏賣煤球、開飯店、搞建築,人們的腰包慢慢鼓了起來……

一個炎熱的夏天,宋小辮接到了村支書王天哲的通知:縣委書記齊世昌去世了!宋小辮說:“你說誰去世了?”王天哲說:“咱們村的齊世昌,現在的縣委書記,昨天因病在縣醫院去世了!”宋小辮張大嘴巴,難以置信,著急地問:“不會吧?世昌比我還小啊,今年才五十四歲!怎麼就死了呢?”宋小辮的眼裏一下子酸酸的,自己的發小、曾經的暗戀對象、平生最敬佩的第三個人,兩年前自己還去找過他,現在竟然沒有任何征兆悄無聲息地走了……王天哲說:“齊書記的追悼會一周後在縣裏舉行,我們村想參加的原則上都可以去。到時候,我們多組織幾個四輪拖拉機,現在各隊統計一下大概人數,歲數特別大的和特別小的就不要去了。”

齊浩然剛剛放了暑假,本來打算去找同學玩兩天。宋小辮回家說了齊世昌書記去世的消息。全家都說應該去送一送這個難得的好書記。宋小辮對幾個兒子說:“你爸和我,還有你們幾個男人都去。浩然也去,要是沒有齊書記就沒有浩然的今天。家裏沒有人也不行,兩個兒媳婦就留在家裏吧。世明把你的拖拉機和車廂都騰出來,用水好好衝洗幹淨,開追悼會那一天讓村裏人坐。”

縣委書記齊世昌,其實早幾年就得了病。隻是他感覺沒有那麼嚴重,所以就沒有特別在意。由於長期勞累,連續下鄉,吃不好,睡不好,齊世昌患上了糖尿病、高血壓、腎炎、心髒病等多種疾病。為了不耽誤工作,他常常把藥帶在身上,隨時服用,隨地注射。他的腳腫得穿不上鞋,就用剪刀把鞋幫剪開,趿拉著走。他不顧領導、同事和家人的勸阻,常年帶病堅持工作,從沒有把自己的病放在心上,他不相信這點疾病會壓垮自己,以致於後來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最後發展成了不治之症……

齊世昌書記的追悼會也是在烈士陵園召開的,由魯西市委書記林正陽主持,比趙雙喜的追悼會規模還要大得多。池邱全縣所有機關幹部及魯西各縣主要領導都參加了追悼會。齊世昌長期工作的鄰縣原吾鎮及出生地齊格擋村很多老百姓也都參加了追悼會,光齊格擋一個村就來了一百多人。會上,林正陽書記回顧了齊世昌書記勤政為民的一生,對他為魯西地區做出的重大貢獻做了高度評價,他號召全市黨政機關幹部都要努力學習齊世昌書記一心為民的高尚品質。追悼會上到處擺滿了各單位送來的花圈。其中一幅挽聯最為醒目:“為黨為國勤政愛民當做終生事業,斯人無處不建功;治沙治堿引黃稻改費盡畢生精力,百姓有口皆是碑”,這幅挽聯高度概括了齊世昌書記光輝燦爛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