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曲黃河在魯西轉了一個大彎。齊格擋村就位於大彎灘區的最高處,它的東邊是大油坊村,南邊是順河集村,西邊是老鴰莊村,北邊是黃河大堤。據村裏年過九旬、德高望重的齊萬丁老人講,齊家是明朝朱洪武年間從山西洪洞縣大槐樹下搬遷過來的,距今已經有六百多年的曆史了。
齊萬丁老人聽他的爺爺說:元朝末年天下大亂,各路諸侯逐鹿中原。魯西毗鄰豫北,本來是天下糧倉,全國富庶之地,可是這裏的百姓卻因諸侯的混戰和黃河的泛濫而倍受其苦,反而不如偏僻落後的山區百姓安逸幸福。朱元璋奪得天下後,中原及周邊地區十室九空,不得不從山西等人口眾多的地方移民。當時,家家戶戶男女老少都牽衣頓足,叫苦連天,不願意搬遷。後來在官府的逼迫下,大家拖家帶口一步一步來到了距家七百多裏外的魯西地區。老祖宗們看到那麼多肥沃平坦的土地無人耕種,喜極而泣,一時間慌了手腳,就開始搶地。有的跑馬占地,以蹄印為界,誰圈起來就是誰的;有的以鐵犁占地,圍著灘區犁上一圈,這地就歸他所有了。再後來大家就開始垛牆蓋屋,結廬而居。官府把臨河而建的村莊叫順河集村,把齊姓眾多的村莊叫齊格擋村,把有釀油作坊的村莊叫油坊村,把有造紙作坊的村莊叫紙坊村,把樹上烏鴉聚集的村莊叫老鴰莊村……。
齊格擋村移民中有個老前輩,據說是一個當時最有遠見的讀書人,他上知天文,下懂地理。來到魯西黃河灘區,他一下子就看中了地勢最高的那片土地。自從落戶建村以後六百多年來,其他村莊或多或少都在汛期被河水淹沒過 ,唯有齊格擋村很少受到洪災的影響。齊格擋村剛從山西洪洞縣搬遷過來時也就兩百多口人,這在當時已經是一個大村了。清朝鹹豐年間,齊家出了一個有名的中醫,人稱當世華佗,十裏八村的老百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可惜隻傳了兩代,由於後世子孫不爭氣,坐享其成,吃喝玩樂,不願意學醫,後來醫術就慢慢的失傳了。在齊家的家譜上隻有這兩個人最有名,自此齊家就再沒有出過什麼有影響的人。後來齊格擋村在齊、李、張姓的基礎上又陸續融入了趙、宋、溫等外姓人,村裏人口也達到了八百多口,村裏的主街道也有了四條街,齊姓人占約百分之四十,李姓人約占百分之三十。不過,近代由於齊氏子孫不太團結,經常因為雞毛蒜皮的瑣事而內訌,所以齊家人口雖多一些,在村裏卻沒有太大的影響,反而是人戶不太多的李姓長年在村裏占據著統治地位,好多年來齊家人隻爭得一些不太重要的位置。
齊格擋村雖然距離黃河較近,土地也比較肥沃,但是用水並不方便,這是因為近代兵荒馬亂,政府腐敗,水利設施跟不上,所以齊格擋村雖然是近水樓台卻也並未先得到月,也和其他地方一樣用水不便,這裏的老百姓主要還是靠天吃飯,畝產也普遍不高,一般都是畝產一二百斤,村裏的百姓世世代代過得都非常辛苦。
清末的一天下午,在鎮上給區公所領導的子女教私塾的宋先生穿著長衫、背著褡褳、冒著風雪回家了,他向村長李書賢傳來一個驚天動地的消息:革命黨把皇帝趕跑了,大清國改朝換代了,從此再也沒有皇帝了!李書賢說:“你聽誰說的?千萬不要瞎說,這可是殺頭的大罪啊,搞不好要株連九族的!”宋先生摸了摸腦後的頭發說:“你看看,我的辮子都被剪掉了,現在全縣的官員都把辮子剪掉了,連鎮長也剪掉了,後麵所有人都要剪掉辮子,從今以後就是中華民國了,再沒有大清國了!”李書賢一看宋先生的裝束,發現他腦後的辮子果然沒有了,於是著急地問:“宋先生,你的學問多,你說說一個國家咋可能沒有皇帝呢?幾千年來,這麼多人總要有一個人當家,當家的人不叫皇帝叫什麼?”宋先生說:“現在是民國了,當家人叫大總統!”李書賢說:“大什麼?大總統?啥是大總統?”宋先生說:“大總統就是大總統,大總統就是現在國家的當家人,啥都能管!跟你說不清楚!”李書賢說:“這不是瞎胡鬧嗎?國家自古以來就是皇帝的,怎麼能叫民國啊?當家人又怎麼能叫大總統?”宋先生說:“馬上區公所會讓所有村長過去開會,宣布這個消息。咱們是近親戚,我才過來提前給你報個信,你考慮考慮以後咋辦吧!”李書賢說:“反正我不信!”宋先生說:“信不信由你,過兩天你啥都相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