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來無事,便想作賦一首,收錄至冊,然與眾人共享。
憶往昔,酌酒一杯,不墜青雲之誌。看今朝,抬頭遠望,不見光輝之道。憶故人,若見美景,念今,如醉如癡。見故人,如沐春風,憶昔,麵掛笑容。
曉古今,古風今夕,遂為所好者也。通生死,生離死別,非無七情者也。人不知古今之事,便不曉生死之別。獸不通人性之靈,則不明為人之情。
憶昔六年之樂事,看今幾時之悲哀。非君子無以為喜悲,非大賢無以為善惡。
借東風之玄,燃鐵鎖之連。足智多謀卻寄身茅廬,三顧而出,草船借箭,七星續命。武侯八卦,承周天八卦之上下,乃兵家孫子以後,除伯靈外,與其奇者也。
神舟飛天,上至九天攬月,蛟龍入海,下至北海捉鱉。上不見天庭眾神,下不見龍宮奇景。不知神話之崢嶸歲月,怎知現今之日新月異。不忘國之屈辱,仍記倭之仇恨。
曾,天地混沌,然先天盤古,執一巨斧,開天辟地,創世洪荒。
記洪荒之女媧伏羲,上古之神農軒轅,大夏之禹皇大羿,殷商之商湯帝辛,姬周之周公文王……上下五千年,史韻留香,前為傲似驕陽,後為慘絕人寰,實為憾矣。
兵戈相向,則定為內亂,然為外禍,則一致對外。如今,古之敵則多成藩屬友邦,然扶桑之倭則實為禽獸,力排眾議,非向海排汙,實為此界之巨大禍患。
先,華夏文風充沛,自上下五千年,諸子百家,學說千問,文體各異。
劉漢之賦,魏晉之字,李唐之詩,趙宋之詞,大元之曲,明清之說,都為華夏文學之精華。然曆史久遠,多有遺失,即使留傳,也非原本。
春秋之諸子百家,百家爭鳴,有孔聖周遊列國,老子西出函穀,墨家兼愛非攻,陰陽縱橫天下。然各自逍遙,實為豔羨,雖今之便利,卻也失之自由。
江山如此多嬌,竟引無數英雄競折腰。多少豪傑逐路中原,卻折戟沉沙。
自春秋戰國始,後又經楚漢之爭,三國鼎立,魏晉南北朝,五代十國,軍閥割據。中五胡亂華實為悲劇,然曆史久遠,卻也已無以考證,不知那時何樣。
秦皇楚霸,魏武昭烈,苻堅孝文,冉閔宋祖,實為英雄豪傑,卻各有所缺,實為人無完人之證。不以今之安逸為樂,而以古之憂慮為患,實為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今雖為和平之年代,卻也經二世界大戰,均為德之邦國所為。
其一禍亂世界,卻不成氣候,不久便被平定,然仍為大禍。其二則人神共憤,起於一落榜士,後召全國開戰,曆十之有餘之年,方為平定。
現今表為和平,實為暗流湧動。美之霸權橫貫天下,卻僅寥寥無幾之國肯竭力反抗,實為悲哀。然倭之無恥,也為世界之所公認。
承先天之上,啟後天之下,憶往昔之舊事,望未來之新時。
不見往昔古事似夢,但見現今世事浮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