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隕道之後,果真消失了嗎?
——“救世主怎麼會死呢?”
他們沒死。
隻不過換了種方式守護人間。
天庭之上。
“執法者不應該有情。”長庚先生此時與天道眾神據理力爭。
他們在討論給新來的三個神封什麼職位。
執法者不應該是無情道嗎?
因為法不容情。
“可他若無情,就不會對蒼生有情,又怎麼會是神?”太上老君急得狠狠的剁了剁拐杖。
“因為執法者不該有情,執法者就該是屬於無情道。”
新來的三個神,有蒼生道,有無情道,還有太上忘情道。
然,肖玦是無情道。
長庚先生說,“神本就無情,亦有情。”
至少執法人應該是無情道。
執筆人才應該是蒼生道。
為什麼?
既然她是法則的執筆人,那她就應該有情,要將最合理的法則製定,約束蒼生。
無情道不會對蒼生有情,正因為不會對蒼生有情,才能鐵麵無私的執行法則。
因為法不容情。
所以執法者最終的歸宿是無情。
他不是蒼生道,也不應該是。
而執筆人應該是蒼生道,因為大愛蒼生,方能延綿長生。
而雲霓的太上忘情道。
則更適合為一個督察者。
天道的神諭降下,再次蒞臨修真界。
天道之上,多了三位神。
天道想要林子衿成為一個執法者的存在,去踐行他的神諭。
然林子衿自我意識覺醒,並不想成為一個無情的執法者。
她知眾生疾苦,她要成為執筆人,製定法則。
事實證明,她成功了。
所以,即使微小如螻蟻也可以改變世間運行的軌跡。
世間善惡,一念魔佛。
*
我想了又想,改了又改。
最後還是決定將此書停留在這裏,舍三人而救蒼生,這就是最好的結局了。
對於感情線的番外,我可能要食言了,非常抱歉。
如果有人想二次創作,整個番外什麼的,筆交給諸位,嘻嘻我來當讀者。
不過要感謝大家能看到這裏,謝謝大家包容了我的缺點,堅持看到了結局。
大家先不要為結局生氣,回看一下我們的生活,會有這樣的救世主,能夠救大海於水深火熱嗎?
即使有這樣的心,會有人有這樣的能力,讓大海的悲哀扭轉嗎?
所以,修真界是幸運的。
可惜,生活不是修真界。
我們還是要為小日子過得不錯的國家,多送些千紙鶴,這些日子我就委屈一下,立馬去墳頭多撿點。
好了。
言歸正傳。
前麵對於少年的爭議很大,若有造成不適,我很抱歉。
於我而言,那些字語更像是寫給一個迷途的小羊,在迷霧很大的森林裏,帶著她一步步走向回家的路。
最開始子衿的想法並不明確,好像是一層山一層霧,一直都不知道彼岸在哪,該何時到達。
我想了想該這樣描述。
有的時候,少年太過於追逐彼岸,迫切的想要到達遠方。總有著一個疑問,何時能夠到達山的那方?
實則不然,山的那方永遠都在,彼岸之後還有彼岸。
不過是享受途中的過程,給渺茫無趣的人生定下一個美好的期許,方有動力繼續前行。
子衿的最初也很迷茫,因為執筆之人亦是如此。
子衿後來有了朋友,慢慢找到了她存在的意義。
方知曉,追逐是人生常態。不如疲憊時放空自己,欣賞沿途風景。
因為追逐的不是枷鎖,亦不是年歲的負擔,而是對明天的期望,對美好的期許。
對於天道的理解嘛。
大家可以認為是一對比較固執的父母,將她創造出來,對情感需求置之不顧,又想要掌控她的一生,卻因此被局限在一方天地。
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總覺得要她要去經曆苦難,方能成大器。
若她隻是資質平庸的孩子呢?並不是一個能成大任之人,卻還要強加苦難,製造苦難,經曆苦難。
磨煉該來自會降臨,倒不如順其自然,何必沒事找事呢?
給原本就煩惱的俗世,增添更多的煩惱,無窮無盡,苦難不息。
唉,最後造成了苦難的一生。
眾生皆苦,不如及時行樂。
若有陽光便享受,若有春風便沐浴。若是甘霖降雨,那便洽聽一方細雨的纏綿。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春風漂泊夢天涯,花也天涯,人也天涯。
望諸君共勉,及時行樂啊!
——全書完。
我們下本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