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集市奇遇(1 / 3)

“呼,整日在家中讀書,真是悶死我了。趁著父親讓我來集市買菜,好好出來轉轉。”

鬧市中,一身著青灰色布衣的青年雙手叉腰,掃視著過往的人群,喃喃道。

集市中熱鬧非凡,演雜技的、賣菜的、賣兵器的,甚至還有賣古代名人字畫的,叫喊聲吆喝聲絡繹不絕。

子遊站在街道中央,一身粗布長衫和周圍攤販的短衣格格不入,頗有幾分書生氣質。

然而誰也不曾想到這個普通的少年會在數月後的京城比武大會上拔得頭籌。

“······我說的是對的!!”

“我才是對的!!”

街角的一隅傳來了兩個孩童的爭吵聲,子遊頗感好奇,拔腿邁向前去,想看個清楚。

原來是兩個孩童在辯論,一男一女,男童名叫阿寶,女童名叫丫丫。都約莫四五歲光景。

兩人爭得麵紅耳赤,好似下一秒就要拳腳相見。

子遊見狀,慌忙上前將即將廝打在一起的兩人拉開。待兩小童都冷靜下來以後,子遊詢問了兩人爭吵的緣故。

“你這窮酸書生,也配知道這個問題?”阿寶一張口便對子遊展現了莫大的敵意。

子遊無奈笑了笑:“我這窮酸書生,好歹也是讀四書,誦五經。你們這些還沒上私塾的娃兒們哪裏能難得到我呢?”

一旁的丫丫冷笑道:“這個題目可不一般,我們說給集市上的大人們聽,他們可沒有一個會的呢!”

這一番話卻好似激起了子遊的好勝心,急忙追問:“到底是什麼問題能難住這麼多大人?說來與我聽聽。”

阿寶這才原原本本地將故事敘述出來:

村裏之前住著一位京城落魄的訟師,也就是在衙門裏幫人辯解,輔助斷案的人。這個訟師在浙江一帶都有些許名氣,隻因無人可以逃出他的邏輯陷阱,一旦被繞進去,就算想個幾天幾夜抓耳撓腮也無濟於事,他所經手的案子基本都能勝訴。

一天,這個訟師在門外掛出一個招牌,上寫著“收徒”二字,村裏的年輕秀才們有的躍躍欲試,畢竟成為訟師的徒弟就相當於擁有了一個鐵飯碗和金字招牌。而後幾日,往來訟師門前的秀才們絡繹不絕,但大部分都興高采烈地來,垂頭喪氣地走了。

訟師的脾氣很怪,凡是他言談兩句不甚合適的對象就會被羞辱一番後逐出門去。

時間一天天地過去,訟師還是沒有招到滿意的弟子。可能是感覺自己時日無多,訟師又在招牌下麵寫了幾行字:

“願意拜師者可先繳一半學費,出師後打贏第一場官司補交剩下的”

即便如此,村裏那些年輕人都不敢和這位上了年紀又脾氣古怪的老頭學訴訟,訟師的門前門可羅雀。

然而有一天,隔壁村的秀才小朱來到訟師家裏,說明自己想要拜師的意願,並且奉上了一半的學費,足足有兩貫銅錢。盡管不是最佳的人選,訟師還是答應了他的拜師。

這個小朱很聰明,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就已經熟練掌握了訟師基本訴訟的技巧,更是把當朝律令和當地條例背的滾瓜爛熟,可謂是做訟師的奇才。

訟師也對自己的弟子十分滿意,認為小朱可以出師了,就催促他補交剩下一半的學費。

然而此時小朱的雙親不幸在田間務農時被毒蛇咬傷,最後不治身亡。待小朱忙完家裏白事,招待完親戚之後,卻發現家中已在無多餘的積蓄,根本無法湊足剩下的一半學費。

訟師聞言大怒,一紙訴狀就將自己的剛帶出來的徒弟告上了公堂。

訟師打的一手如意算盤,自己起訴徒弟,假若自己贏了,徒弟理應付剩下一半的學費,假若自己輸了,那麼這也就是徒弟打贏的第一場官司,那麼徒弟就更應付錢。

“問題就出在這裏,如果你是知縣大人,你會如何審這個案子呢?”阿寶敘述完故事,問道。

子遊略作沉默,細細思考之後緩緩道:“我覺得徒弟不必付錢。”

“為什麼呀?按照訟師的要求來說徒弟必須付剩下一半的學費啊?”丫丫不解道。

子遊笑道:“這個訟師若是打贏了這場官司,說明他的徒弟小朱還並沒有出師,自然不必付錢,如若小朱贏了,那按照訴狀來說,小朱更不用付剩下的錢了。”

丫丫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一旁的阿寶大笑道:“哈哈!我就說我是對的吧,你輸了,待會得給我買糖葫蘆!”

子遊無可奈何地笑了笑,準備走向菜市買些蔬菜瓜果。

“等等大哥哥!這個給你!”阿寶突然叫住了子遊。

子遊回頭一看,小娃娃的手上多了一本奇怪的書,封皮泛著橙紅色,上麵還沾了許多泥土和灰塵。

接過書一看,書名寫著《神魔烙奇》,然而翻開書內,卻盡是一些看不懂的文字,彎彎曲曲很是奇怪。

“你是從哪裏弄到這本書的?”子遊問道。

“嘿嘿,就是在集市南邊的那棵大榕樹下挖到的,我看不懂,就送給你了”阿寶笑道。

“哎,我還看見樹底下的落葉堆裏有個亮晶晶的東西,當時要不是我媽喊我回家吃飯了,我一定都挖出來。”阿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