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勢微,皇子謀起(1 / 1)

皇曆太初六年,這是大周王朝統治下的二百年,天下大變。大周國力衰微,實力江河日下。

北邊高蒙崛起,騎兵驍勇善戰,接連攻伐大周數座城池,但卻無力反攻,兵甲將士皆是一觸即潰,可周王李原卻隻想南逃,偏安一隅。周王朝的朝綱腐敗,君王貪圖享樂,不思進取,奸丞當道,天下再無大同,百姓流離失所,人民苦不堪言。

周王宮,鳳鸞殿上。周王李原一改往日尋酒求樂的態度,召集文武百官商議國事。“眾卿家如今敵軍南下,百姓流離,卿等可有何良策助朕破敵呀?”丞相韓韭率先開口道“陛下如今高蒙國風頭正盛,切不可與之一戰,唯有下令閉關死守,待其糧草耗盡,兵馬疲憊再乘勢而上由陛下禦駕親征,定可一舉收複失地,救百姓於水火之中。”周王李原聽後深思不語。

這時大將安山明向前請願道“陛下千金之體,萬龍之軀,不可以身試險。末將願領兵十萬蕩平賊蔻,為君分憂”李原聽後,龍顏大悅,“就依你所言,朕封你為護國將軍,即日帶兵北上滅賊,朕則繼續南下賞景,在建業靜候佳音。”安山明跪地謝主隆恩,低頭之時,臉上卻浮現少許陰翳但很快就掩蓋了自己的表情,踏著大步離開了鳳鸞宮。兵部侍郎王士安進言道“陛下自先朝開始,從未有軍將擁兵如此之多,微臣惶恐這安山明萬一有謀反之心,則天下大亂,皇室不保呀。”

李原聽言龍顏大怒,“混賬,安將軍是我皇室宗親,又護國為民又怎麼會反呢?朕念你是兩朝重臣,不追究你的過錯了,還是好好準備南遷一事吧。”言罷,李原便退朝回寢宮玉安殿找尋他的劉皇後尋歡作樂去了。

劉皇後乃是安山明引薦給李原的一名西域美女,有傾國傾城的容貌,膚如潔玉,一笑傾心,令周王李原夜夜笙歌,淫穢之聲每晚響徹整個後宮,如此國色天香的美人,使李原對她皆是有求必應,不僅僅在短短幾個月將她封為貴妃,更是不顧大臣反對廢了原皇後,將她立為皇後。如此李原日漸消沉,隻求和他的皇後能求愛做樂,隻想逃往南都建業結束這顛沛流離的現狀。

周王李原有兩個子嗣,一是當今太子,是原皇後的兒子年僅十四歲李子楚,另一個便是劉皇後的嫡子李淳。

李子楚雖是太子但他十分清楚父皇廢他的太子之位不過是時間而已,之所以仍是太子不過是周王李原礙於大臣反對引起天下不滿,而擱淺事後再來處理而已。

李子楚仍清楚記得當年其母後被廢,隨後被遣返其母家,流放母後的世家大族陳族去恪守西北苦寒之地北疆,當時他不過是一個懵懂無知的小孩,隻是當他苦苦哀求父王不要帶走他的母後而淚流滿麵、茶飯不思病倒幾日才蘇醒時,就一夜之間長大了。他不明白為何小時還十分疼愛母後的父王會如此狠心,如此厭惡母後廢後另立,哪怕他病倒也沒來看他一眼,他就明白命運應該自己掌握,深深地銘記於心這種無力感,“最是無情帝王家”。所以他這幾年不再口無遮攔,反而藏起自己內心,深夜刻苦學習於國史軍書深讀國庫書籍,但白天卻又飲酒作樂,不醒人事,待人無禮,以至於許多想幫助太子的大臣都望而卻步,隻得搖搖頭走開罷了。

這些都被劉皇後看在眼裏,知曉太子子楚不過是廢人一個罷了,也就不急於向周王廢黜他立李淳為太子了,畢竟李淳年弱,而朝中文武大臣支持子楚的人不在少數,等這個廢物子楚在朝中逐漸散失支持後再廢也不遲。如今高蒙國南下攻國,而周王李原隻想南逃,子楚明白他的機會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