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王府(1 / 2)

王昊和王太傅走後,侍奉在貴賓席的侍女們便上前收拾殘局。

藍相國的心情稍微愉悅了一點,臉上的皺紋也舒緩了一些,但他看到一旁事不關己的王道森,心頭卻是一沉。走了一個王太傅,還有一個戶部尚書在此坐鎮,以及他經常帶在身邊的一雙兒女——王媛媛和王浩銘。

琅琊王氏果然是個麻煩,所幸現在正在內訌,倒也可以逐個擊破。

藍相國思慮至此,便收斂了心神。

王媛媛和王浩銘跟隨王道森坐在在貴賓席的另一個地方,跟三公保持一定的距離。但她見到王昊離開,便沒跟自家父親打招呼地起身跟了出去。

王道森對這個女兒還算上心,到嘴邊的說辭也換成了無聲的歎息。

最近王媛媛跟王昊走得很近,進出入太傅府的次數越來越多。

起初王道森還擔心王媛媛是梨花夫人所出,王太傅會因此心有芥蒂,然後橫加幹涉。

既然王太傅都沒有阻止,那王道森作為兩個孩子的父親就更沒有理由反對了。如今他親眼目睹了王昊對王媛媛並不排斥,甚至隱有關心、照拂的傾向,心裏的那一點兒擔心便也消失了。

王道森對前妻丹荷長公主並無多少愛意,甚至有些被對方管束的厭惡。他會續弦梨花夫人,也是曾經幾次偶遇後,稍微有些良好印象的結果,加上梨花夫人沒有顯赫的家世,沒有強勢娘家,更沒有女強男弱的冷戰夫妻關係,這是王道森會選擇娶梨花夫人的主要原因。

其實王道森對梨花夫人也談不上愛,但至少比前妻丹荷長公主,溫婉賢惠且能被他所掌控的梨花夫人是要更加合心意一些的。至於納妾,倒不是因為花心,而是為了平衡琅琊王氏對於他續弦貧民女的不良心理,謹防王氏的老頑固將矛頭對準梨花夫人。畢竟梨花夫人不是楊月嬋那般能文又能武,在軍中又有威望,無懼世家壓迫和迫害。

梨花夫人的父親隻是一個私塾的教書先生,其母隻是在繡房做工的普通繡娘,她本人更是簡單又普通的良家女子。這樣的家境放在民間也是小康階級了,但放在王氏這樣的百年世家圈子裏就隻是被冠以‘貧民’二字。

因梨花夫人的鄰居是靠賣豆腐花為生,偶爾還兼職其父私塾中的餐食工作,所以梨花夫人閑來無事,便會幫其挑著擔子,在街上賣豆腐花,也因此博得了那條街上‘豆腐西施’的美稱,她跟王道森也是因一碗豆腐花而結緣。

一朝嫁入豪門,從此錦衣玉食,榮華富貴唾手可得,這是很多女孩子的夢想。

當王道森上門提親的時候,梨花夫人也是如尋常女子般充滿了向往和驚喜,但很快也從父母的愁容中明白了豪門深似海,根本不是她這種人該涉足的地方,奈何她和她的家人也不敢拒絕這門婚事。

所幸,夫妻和睦,日子過得也還算順遂。

隻是妻妾、子女成群的後院和那些無法推諉的貴婦聚會,梨花夫人都有很多無法宣之於口的苦楚。

其實梨花夫人午夜夢回的時候,也曾想過,如果當初她沒有遞上那碗豆腐花,沒有跟王道森有交集,更沒有嫁給他為妻,那她現在的生活又會是什麼樣子呢?

一番自嘲過後,梨花夫人便將這些念頭拋之腦後,盡心維係著她現在的家庭。

雖然王府的內部談不上多麼美好,但在梨花夫人的經營下,這裏依舊是一處可以讓絕大多數妾室和子女心安以歸的地方。

比如王浩銘雖是王府妾室所出,但他也願意喚梨花夫人一聲‘母親’。

王浩銘現在是王府名義上的大少爺,可他和其餘弟妹都很清楚,除了王媛媛和王昊,王道森根本沒把他們這些妾室所生的孩子放在眼裏過。因此,他再各方麵都總會有意無意地模仿王昊。

在王道森的圈定的容忍範圍裏,王浩銘盡情地放縱自我,享受著可能那天就會走到盡頭的榮華富貴。

當王道森讓王浩銘娶許嚴女兒許歡的時候,他表現得很順從和樂意,畢竟許歡長得漂亮,而且許家本就是富商,許嚴成了官一代,因此許歡也算是大戶人家的嫡女,嫁給王浩銘這個庶出子,其實是自降身份的。

所幸王浩銘這些年學王昊沾花惹草的功夫了得,討女孩子歡心的方法多得很。

幾番手段之下,王浩銘輕而易舉地得了許歡的芳心,甚至哄得其在成婚前便跟他同了房。

許歡在月老池被烏奴餘孽抓了獻祭,王浩銘得知消息後,當場痛哭流涕。不過,他隔日便將許歡拋之腦後,繼續流連花叢。

其實在許歡被烏奴抓的當晚,王浩銘也在場,他當時直接嚇得掉頭就跑,而且跑了幾步就被烏奴的陣仗嚇暈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