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分完了,皮子也都炮製好了最後隻剩下一大一小的兩個野豬沒想好怎麼處理,想把野豬和皮子換成糧食,但青山鎮的酒樓關門了,而且沒有收皮子的鋪子,所以林博想把東西送遼城。
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溫度太高野豬肉在運輸的過程中怕壞,但就這麼分吃了又有些可惜,還是沈溫想起來可以做熏臘肉。
將之前買的調料焙幹,碾細和鹽攪拌攪拌,再把肉切成長條條,放入調料中揉搓拌勻。
把肉條醃製、拌好後入盆醃,溫度放在溫度低的地方醃三天後,現在這溫度想找一個涼快的地方可不好找,還是林博趁夜色把醃製的肉放入了山穀的水潭旁,山穀的氣溫一年四季恒定,但是水潭邊的溫度相對比較低,翻倒一次,再醃兩天撈出(醃肉鹵另作他用)。把醃好的肉條放清潔冷水中漂洗,再用鐵鉤鉤住肉條吊掛在幹燥、陰涼、通風處放一天待表麵無水分時再進行熏製。
和一般的鹵肉不同,熏臘肉的熏料要用柏樹鋸末,或者玉米心、花生殼、瓜子殼、棉花夾、芝麻夾也可,其中果樹最佳,但現在這年景哪找得到果樹,幸虧之前種棉花的棉花杆留的還有一點,再加上從山上弄的柏樹枝,在空地上熏料引燃後,鋸末分批加入,放於火中,把肉條吊掛在熏料半米處,熏臘肉時火要小,煙要濃,每隔幾個小時把肉條翻動一次,熏肉室內溫度要控製好,熏到肉麵金黃時(一般需要一天左右)即可。熏後放置三天左右,讓它自然成熟即成為香味臘肉。
除了熏臘肉,沈溫還做了一些血腸,之前沈溫很喜歡吃血腸,但不知道這個時代的人喜不喜歡吃,不過豬血也不能浪費,如果賣不出去可以帶回來自己吃,怎麼算都不虧。
因為熏的臘肉還需要兩三天才可以完成,竹林裏的筍也摘了很多,於是沈溫就趁著臘肉還沒做成,決定把這些吃不完的筍做成筍幹,沈家村的人即使把附近山的野菜都挖斷根了,也沒有想過去竹林挖筍吃,一開始沈溫看到滿竹林的竹筍時還在疑惑,在現在連野菜都沒得吃的時候,為什麼沒有人挖這些筍?
從彥文那裏得知,村裏的人都把這些竹子下麵新冒出來尖尖的看做竹子的根,覺得它們又硬又澀,一開始沈溫挖竹筍的時候,小姑沈桃還勸過她,說現在糧食雖然少但也不至於去吃竹根,沈溫也沒有跟他們解釋,等到自己做出來,他們就知道這東西有多好吃。
新鮮竹筍去殼洗淨,一定要把外邊的硬殼洗淨,用水煮十分鍾左右,然後把煮好竹筍放在清水裏漂洗,把苦澀味去除,再煮一鍋開水,放入適量鹽巴,待水涼後放入薑蒜,竹筍初加工後,放入製作好的水中,再在上邊加少許鹽巴,一兩天就可以食用。
剛把醃製酸筍的工作完成,沈溫和彥文幾個人還沒喘口氣,家裏就來了一個不速之客。
“沈溫姐我來了!”還沒開門就聽見了李譽的破鑼嗓子。
“這祖宗怎麼又來了?”沈溫說不上對李譽反感,反而覺得他有此家世還有赤誠之心很難得,但也正因為他家世太顯赫了,沈溫並不想跟他有過多的交集,不知道李譽的父母怎麼想的竟然不阻止他跟自己家接觸。
不管沈溫怎麼想,人來都來了總不能擋在外邊,不然就是得罪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