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博鬢(1 / 1)

天順六年(1463年)晚秋,秋風瑟瑟寒冷異常,應天城內不少官員百姓因著碳火而節省燭火錢,以至日落之後城中鮮見明亮之處。而含山大長公主府內此時燈火通明,八十二歲的含山大長公主朱和安奄奄一息,正是彌留之際。

已是太祖唯一現存的女兒,皇室輩分最高的長輩,前不久被賜珠翠九翟博鬢冠的含山大長公主朱和安,平靜,又迷茫的等待著死亡的降臨。

“公主”,

朱和安似乎聽到了一道熟悉的話語,微微偏頭,身畔的兒孫盡數映入眼簾,她撐起全身氣力抬手緩緩伸向最熟悉的那張臉,她知道,那是她的丈夫尹清,她與他相愛一生,育有二子。

“祖母”,

男子接住了她的手,喊道。朱和安猛然清醒卻沒有力氣再把手縮回來,她知道,這不是她早壽的丈夫尹清,而是她的孫子尹暉。“他們兩個長得真像啊”,朱和安暗暗感歎,“萬幸他們兩個的性情不同”,她又暗暗慶幸。

“母親,您還有什麼未了的心願嗎?”侍立在旁的長子尹勳紅著眼問道。

“心願麼?”朱和安不自覺的想點頭,而不遠處桌上的九翟博鬢冠在燭光下顯的熠熠生輝,她盯著看了許久,終是搖了搖頭。這一生算是和順平安了,朱和安看著身旁整整齊齊的兒孫們,覺得自己不應該那麼貪心。

“那您還有什麼要見的人嗎?”尹勳又問。朱和安又搖了搖頭,這一次毫不猶豫,丈夫早逝,而父母兄弟,姐妹至交,甚至是宿怨仇敵都先她而去,她委實是想不到還有什麼要見的人了。

其實也不是,她是想見見當今天子的,說起來也是她的曾侄孫,無他,隻是想為兒孫們再求一些蔭佑,這是她的私心,畢竟身邊兒孫的陪伴是她曆經六朝後所剩不多的東西了,可她更知道,曆朝曆代的皇室親情都淡薄的很,況且代遠情疏,現在的皇帝對她也算十分優厚,她再請求旁的東西怕是招禍,是以歇了這個心思。

她又擔憂,自己這一去,尹家又沒有能夠支撐門戶的子孫,怕是要不可避免的衰敗了,一時思緒混亂。但很快她又自嘲了起來-朱和安,你也曾是恣意瀟灑的人,怎的為這些有的沒的擔憂起來了,兒孫自有兒孫福,你曆經六朝護佑尹家,操心操的還不夠嗎?終於又複歸平靜。

良久的沉默之後,朱和安開始覺得自己意識有些模糊了。她想,這就是死亡的感覺麼,也沒有那麼可怕,想來母妃,皇兄,寧國姐姐,安慶姐姐,永嘉姐姐,汝陽妹妹,寶慶妹妹,還有尹清,範嬤嬤,錦兒都會來接自己的,自己不會孤單。

許是上天垂憐,朱和安的腦海裏出現了許多她年少時的歡聲笑語,那般清晰,恍如昨日。她不由得有些迷茫,她現在是八十二歲,還是十二歲。母妃還在擔憂自己和皇兄的性命前程麼,範嬤嬤還在看著自己練字麼,錦兒還在催促自己回景福宮麼……

又不知過了多久,隨著禦醫三探鼻息而不得,含山大長公主府內悲戚聲此起彼伏。尹勳悲戚之餘派人向皇宮報信,含山大長公主薨。亨年八十二。

含山大長公主已是當今皇室輩分最高,年紀最長的長輩,皇帝朱祁鎮輟視朝一日,遣中官致祭,命有司營葬,並特旨任命含山大長公主次子尹玉、嫡孫尹暉為南京錦衣衛帶俸百戶。

那頂華麗的珠翠九翟博鬢冠亦隨含山大長公主入棺,尹家子孫小心翼翼地在棺中放置著它,無論是對含山大長公主,還是對尹家而言,這是無上的榮耀,是子孫後代誇耀的資本,是皇恩浩蕩。

一眾麵帶戚色的尹家人中,含山大長公主六歲的小曾孫尹安覺得此舉不妥,卻不敢宣之於口。

他想,公主太祖母不是不喜歡華貴沉重的珠冠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