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咯”
一聲脆響回蕩於隧洞中。
一塊看似平平無奇的紅褐色岩石隨著鐵鎬脫離岩壁,墜至鐵鎬主人腳背。
他吃痛下低頭查看,奇怪是何物能隔著靴子砸疼他。
是一塊普通的石頭。
借著帽上的照明燈,他俯身拾起那塊紅褐色岩石,置於左手掌心。
突然,一道灰色光芒從他手掌與岩石接觸麵暈開,隨後條條光紋緩緩蔓延開來,越來越多,沿著石頭,也沿著手臂。
就在他接觸這石頭的時間裏,他的身體逐漸幹癟,皮膚開始硬化,四肢愈發僵硬。最後,他雙腿再也撐不住他的身體,重心前移,僵硬地向前倒去,像是被抽離了靈魂。
噗。
他落地了,如同一片落葉。
那塊石頭也因此脫離他的手心,滾至鐵鎬附近,隨後光芒逐漸消散,漸漸化作一灘緩緩冒泡的爛泥,蠕動著尖嘯了一聲後滲至土層之下。
當他被救出來時,與進礦時判若兩人,唯一可以證明他身份的,是他掛在胸口的身份牌。
“我完全不敢相信這是他。”另外一位科考隊員在回憶時說道。
左臂消失不見,斷麵如同滲血的沙土,皮膚灰白,頭發脫落大半,身體幹癟,像是被抽空了一般……
“就像是握著一塊熱乎乎的暖石,我想過鬆開它,但我做不到,我做不到!我能感受到,靈魂被融化,被抽離。”那名科考隊員回憶道。
“那不是礦石,這是生命,它叫了一聲!”
即便他被立即送至最近的高級醫療機構,使用最先進的醫療技術,他的身體狀況依然讓人絕望。
回天乏術,所謂的各項手術、療程,不過是吊著口氣,在僅剩的短暫生命中為世界留下可用的信息與數據。
數日後,他在醫療機構的病床上死去,留下那產生異變的、千瘡百孔的軀體,與生前不斷重複的或理智或神叨的話:
“它可以轉化出某種能量……”
“那種能量,源自靈魂……不,不,它不該出現的!至少不是現在!”
“這個世界跟你們所理解的並不一樣!”
“我很理智!是你們一無所知!”
“滾開!”
“祂看見我了!”
“不!我的手!快!快!砍斷它!砍啊!”
“可悲啊……災難……”
“原來,靈魂真的存在,介於能量與……”
“嗬,嗬……主……原諒我……”
他是第一位發現並接觸到這一物質的人,那種物質就此以“原石”之名出現在各大領域,隨之發掘出的能源被稱為靈能。
人們為了紀念這位為科學獻身的學者,將他的名作為新能源的單位——季——約為一個成年人所蘊含的靈質總量。
那塊石頭,那種物質,出現在人類文明的發展曆程上,作為一個節點,開啟了人類文明的新道路。科技找到了新的方向,飛速發展。
那塊石頭被發現的日子,被人們稱為靈啟日,寓意“靈能開啟文明新章”。
然而,所有命運饋贈的禮物,都早已在暗中標好價格。
“來源於靈魂的能源,意味著生命再難高貴,不論人或蟲。或許從它出現的那一刻起,災難就已經降臨了。”
數十年後的某日,眾生紛紛抬頭,天穹暗淡,世界入夜,月球在一片白霧中破碎,化為湮粉,擴散開來,散在天外,也灑在所有人的心上,冰冷,絕望。
“皎月化作千萬,從此散落人間。”一位吟遊詩人在詩中寫著,
“那彌留於塵埃中的月光,是古老靈魂的歎息,是終極死亡的具象。”
與此同時,無數個深邃如宇宙瞳孔的大小天體漸顯於死寂的天穹,夢幻而又扭曲的紫色光芒漸漸勾勒出以那些天體為球心的透明球麵,就像是毫無章法相互交錯的空間,覆蓋了整片天空,又像是無數眼眸,注視世間萬物,帶來無盡的扭曲與混亂。
祂是世界終焉。
人說。
是一切靈魂的收集者,是無盡未知的締造者,是災禍之門,是深淵窮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