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了,終於結束了。
既然最後一章隻是個感悟,那也就不賣關子了,草草寫快快發吧。
其實寫到一半的時候,我就對寫了2有些後悔了,倒並不是因為寫的不好,而是在“呂”這個角色身上投入了太多,已經幹擾了我的正常生活,甚至都感覺有人格分裂的傾向。
內容看起來很雜吧?
因為這就是我活到現在的感想的結晶,裏麵的許多人名都是真的,許多情感上的遺憾也被我加了進去,於是你們看到了一個雜糅著的呂。
我愛慕過一個女生,羨慕過一個兄弟,有過一個摯友,隻是始終淺嚐輒止,到頭來還是安安穩穩照著一個社會所期望的人的道路走下去。
有那麼一瞬間,我想讓呂複活,讓一切從頭開始,環境真的對作者筆下的內容影響很大,我往往都是在夜晚開始寫作,夜晚的人總是容易悲觀,白天時,我常常暗自發誓,要讓下一章光明磊落,充滿溫馨,可是一到晚上指尖就不自覺的落到低穀。過去經曆中的遺憾湧上心頭,一整塊壓過來。
我把這些遺憾托付給了呂,呂也帶著這些遺憾走到了故事的終點。
對於呂的結局,我希望讀者能放寬心,這源於我自己的一點私心——我已經把太多的遺憾交給了呂,現在呂死去了,仿佛我的遺憾都有了歸宿。
當然,也源於一點公道,呂被我塑造成了一個反動的人物,不論如何,在我看來,他的歸宿都不應當是美好的,他會被人民和朋友所拋棄。
這當中,呂其實有很多機會改寫自己的進程,拒絕修建集中營、一直安安穩穩當個凡人、放下架子和身邊人講清楚……可是他一個都沒做。
這就是我寫下的呂,一個有著封建大家長式的關心、上世紀動亂年代人的狠辣的固執的老人。
也正因如此,我很樂意看到一些人寫呂的同人,這算什麼?同人的同人?哈哈哈!
不知道其他人筆下的呂是什麼樣子的?
我的呂是一個遺憾的容器,你的呂呢?
我對這部作品是有自豪的,我認為它算得上是一部文學作品了,也許倒也不值得打印下來變成實體書,但至少我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了自己的作品,這作品到底達到了怎樣的高度,隻能交給時間了。
在我寫下這些文字的時候,我正坐在北京的一個飯館,現在正在下暴雨,也許馬上就停,北京的暴雨壽命很短,一陣就過去了。
看過這篇作品的人,如果是小學生,我隻能說盡量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若是初中生,我隻能說努力學習吧,如果是高中生,我隻能說全力衝刺吧,如果是大學生,我請求你們不要浪費光陰,如果已經走上了工作崗位,好好生活,這就是我要說的——陳詞濫調,但屬於凡人的秘籍就在這裏。
這部作品到這裏就真正結束了,我記得曾經說過“死亡是所有故事真正的終點”。
好吧,對於一個故事而言,真正的終點也許在於它已經展現完了意義,隻是悲劇的是,作為遺憾的容器,呂的死亡對我來說才是意義的完全展現。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