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2個月:體重(kg)\u003d6+月齡×0.25
2~12歲:體重(kg)\u003d年齡×2+8
8.2~12歲身長可按下列公式推算:身長(cm)\u003d年齡×7+75
9.老年人運動後最適宜的心率(次/min)\u003d170一年齡
八、“穿刺引流”考點
(一)“容量”考點
1.心包穿刺術第一次抽液量不宜超過:(200ml)。
2. T形管引流膽汁一般每天約:(300~700ml)。
3.胃癌術後24小時內從胃管引出的暗紅色或咖啡色液體,一般不超:(100~300ml)。
4.肝癌手術後當日可從肝旁引流管引流出血性液體:(100~300ml)。
5.直腸肛管周圍膿腫切開引流者。當膿液變稀、引流量小於:(50ml/d)時,可考慮拔管。
6.顱內壓增高腦室外引流量每日不超過:(500ml)為宜。
7.食管癌術後胸腔閉式引流。若每小時引流量超過:(200ml或4ml/(kg·h)),連續:(3小時),應考慮有活動性出血。
8.對全肺切除術後所置的胸腔引流管每次放液量不宜超過:(100ml)。
(二)“體位”考點
1.肝膿腫穿刺引流時置病人於:(坐臥位)。
2.胸腔閉式引流時病人:(半臥位)。
(三)“夾閉”考點
1.心包穿刺術抽液時隨時:(夾閉)膠管防止氣體進入心包腔。
2.T形管拔管前先在飯前、飯後各夾管:(1小時),拔管前!(1~2天)全日夾管,如無腹脹、腹痛、發熱及黃疸等症狀。可予拔管。
3.直腸癌根治術拔導尿管前先試行夾管。每:(4~6小時)或病人有尿意時開放。
4.顱內壓增高和腦症腦室外引流拔管前應夾管:(1~2天),觀察無顱內壓增高症狀可以拔管。拔管時先:(夾閉)引流管,以免管內液體逆流入顱內引起感染。
5.胸腔閉式引流拔管前需:(夾閉)引流管24小時,若病情穩定方可拔管。拔管時擠壓引流管後:(夾閉),囑病人深吸~口氣屏住再拔管。
6.恥骨上膀胱造痿拔管前需先:(夾閉)此管,觀察病人排尿情況良好後再拔除膀胱造痿管。
7.直腸癌根治術後,導尿管拔管前:(先試行夾管)。
(四)“拔管”指征
1.心包穿刺術後待心包引流液:(<25ml/d)時拔除導管。
2.肝膿腫穿刺引流術當膿腔引流液:(少於10ml)時,可拔除引流管。
3.直腸肛管周圍膿腫切開引流者,定時衝洗膿腔,保持引流通暢,當膿液變稀、引流量小於:(50ml/d)時,可考慮拔管。
4.持續放置三(四)腔管出血停止後,放出囊內氣體,繼續觀察:(24小時),(未再出血)可考慮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