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昭王朝開平五年,小雪
芒州,豐城。
小城內最破爛的一條街道上。
一群從山村辛苦跋涉而來的農戶,正將自家種的各種農貨擺在街邊售賣。
細雪紛紛,天氣很冷,街上的行人大多穿著厚厚的棉襖。
但農戶們,卻全都還身著打滿補丁的舊單衣,瑟瑟發抖地蹲在攤位後麵,希望攤上的農貨能賣出一些去,換點銀錢。
十六歲的南忘,在寒風中緊了緊衣領,裹緊了自己那件舊衣衫。
在他的麵前,擺放著兩大袋土豆,這是他一大早和養父曾豐走了二十裏山路背來的。
在他的身側,養父曾豐將自己身上披著的一件舊長袍拿了下來,慈愛地遞給了南忘。
“忘兒,這長袍,還是你用吧。”
“老爹在這生活了一輩子,早就習慣了這裏的天氣,不怕冷”。
南忘搖頭,將養父手中的長袍推了回去:
“老爹,你年紀大了,而且身體本來就不好,可不能受寒,你披著”。
“我不怕冷,我不是跟您說過了嗎,我有內力”。
“內力?”養父將信將疑,歎息笑道:“好吧,老爹也不懂這些,聽你的”。
南忘也不由一笑。
他的確身懷內力,雖然沒有多深厚,隻有武道七品。
但在豐城這樣一個小城,以十六歲的年紀能達武道七品者,恐也隻有他一人。
他的內力,是這幾年修習家傳功法得來的。
他本來,不是這兒的人。
他出生於京城,本是將門之後。
但天佑二十四年,相國董淵廢恒帝陳慕,立九歲的陳協為帝,定年號開平。
幼帝年紀太小,被董淵一手掌控,他專斷朝政,淫亂後宮,酒池肉林,驕奢無度。
朝堂腐壞,軍政混亂,天下,民怨四起。
那之後,大昭王朝四十九州大地上,冒出了二十幾路諸侯,兵戈爭鳴,天下大亂!
五年前。
南忘的父親,因反對董淵,號召眾臣除賊扶國。
致使家門在京師遭遇滅頂之災,他被一名家將帶著逃出京師,流亡至芒州。
芒州的南忘山下,就在他昏死在家將屍體上那天,養父曾豐將他從血泊中抱起,救回了小山村。
南忘這個名字。
便是養父取自撿到他的那座山峰的名字。
“餓了吧?吃個燒餅”。
養父從行囊裏拿出兩個燒餅,遞了一個給南忘。
南忘接過已經幹硬的燒餅,咬了一口,慢慢咀嚼。
這時,一個衣衫襤褸的中年婦女,帶著一個髒兮兮的小男孩,彎著腰蹣跚著走過,在寒風中向路邊乞討。
“好心人,給點吃的吧,我們娘倆已經一天沒吃東西了”。
這條街邊大多都是來賣農貨的窮苦農戶,也沒什麼錢。
但還是有人,將自己帶的幹糧分了一些給他們。
南忘的養父,給了他們一個燒餅,又撿了幾個土豆。
中年婦女帶著小男孩千恩萬謝。
這時,街道上突然馬蹄聲響,震動大地,碎雪飛揚。
一隊足有四五十騎的帶甲士兵,躍馬揚刀,呼嘯而過。
乞丐母子嚇得蹲在南忘父子攤位前,身軀顫抖,不敢亂動。
“聽說咱們芒州的劉大人,和信州的許將軍打起來了”。
“唉,可不是,前些天,劉大人的官軍才去村裏收了稅,抓了丁”。
……
百姓們低聲討論。
他們口中的劉大人,是掌控著芒州的諸侯,劉方。
南忘注視著遠去的人馬,又看了看可憐的乞丐母子,歎了一口氣。
兵荒馬亂,世道艱難。
能活著,還有一口燒餅吃,就已經挺好。
“快看,是華府的大小姐!”
街邊,忽然有人驚喜出聲。
南忘抬眼望去,隻見街道中緩緩來了一頂青色的小轎,由四個家丁抬著,轎子前方有兩名侍女,周圍,還有幾名提刀的護衛。
這五年,南忘隨養父來過很多次豐城,這小轎,他識得。
這是豐城第一富家大戶華府的轎子,裏麵坐的,是華府如今的當家人,華家大小姐華語嫣。
很快,小轎在街道中停下,不少乞丐圍了過去。
轎子門簾被掀起一角,華語嫣跟兩名侍女輕聲說了兩句,兩名侍女應下,拿出錢袋給圍過來的乞丐們散了些銅錢。
乞丐們拿到銅錢,對著華小姐千恩萬謝,滿足地離去。
華語嫣目光投向街邊,看到風雪中仍蹲守在攤位後麵的眾多農戶,秀眉微蹙。
她起身下轎,緩步走向了南忘父子這邊的攤位,旁邊的侍女,急忙撐傘給她遮擋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