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筆友靜子(1 / 2)

2018年的初春,在這裏待了四年之後,我準備換一座城市生活。

因為我病了...

但不是身體的病。

心病...

搬家收拾書架的時候,在一本書的封殼裏,不小心,灑落出來許多信件。

當時我有些驚喜,這些年,也想起過這些信,很想再讀一遍,但怎麼也找不到放在了哪裏...

那是我和一位筆名叫靜子的女孩子,四年間來往所有信件。

是的,

我們是筆友,年齡相仿;

因為共同的愛好,

相識在一個企鵝的騎行群。

那年她單人騎行,路過我的城市,

便在群裏結識了,

之後又私下聊了很久,不過心照不宣的,從未提起過見麵。

因為沒有刻意,反而愈發的彼此珍惜...

其實在這個快節奏時代,依然不缺乏單純的,依靠信封,郵票,明信片來聯係彼此的朋友,

隻是我們在不斷的尋求,快,更快的日子裏,忘了去體會慢節奏的生活...

我們相隔距離很遠,遠到從中國的最東邊,需要寄到最西邊;

遠到,我們甚至都不知道對方的真實姓名,外形樣貌;

不過也絲毫不在意這些細節...

那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相識與相知,我會看著她雋秀的字跡,體會著她當時的心情;

偶爾,也會傻樂著,暢想著,自己置身於當時的風景之中...

有個形容詞叫感同身受吧!

書信的來往,也沒有固定的日期,

心情好了,一個月寄出和收到好幾封;

工作忙碌了,三五個月也沒什麼聯係;

不過這並不妨礙,我們將彼此引為知己。

我們會分享彼此的生活瑣碎,還有外出騎行時,拍攝的風景;

不是情侶,在常人看來,卻勝似情侶;

未曾謀麵,卻從未忘記,對彼此的惦念;

我從未和別人解釋過,我對於靜子的感受,

因為懂得,解釋了常人也未必理解,不如自己知曉就好;

世間的瑣事,不都是這樣...

越解釋,問題越多,全解釋清楚了,旁人便也不會再感興趣了...

人們在意的,往往不是對你的關切,而是談資...

我放下手中的行李袋,打開了最後一封信,那是她在2014年的陽春三月寫給我的,這封信,曾經陪伴著我,一路向西...

信中,附帶了幾張她所在城市的雪景,還有她站在雪中的背影;

那是我第一次看到真實世界裏的她,雖然隻是個背影而已...

雪中的她,齊肩短發灑在肩頭,背影纖細,雙手攤開,看起來十分嬌小灑脫,

那刻,她正迎接著飄零的雪花,望著天空,像一個雪國的公主,亦或像是個精靈。

我看著正發呆,忽的被朋友拍了下肩膀,才回過神來;

朋友嘻哈大笑,奪過照片,大聲喊道:這是誰呀,身材這麼好,是不是女朋友?

我隻是呆坐著,微笑著,一副無所謂的樣子,靜靜地看著他好奇的表情,還有一驚一乍的肢體動作;

我從未對他人的世界有什麼好奇,就像他人對我的世界好奇,我會無動於衷一般...

朋友玩夠了,便還了回來,嘴裏還在念叨著:真沒勁!

是啊,我確實很沒勁,很喪,有一部分性格,像是現實世界裏的葉藏;

我還是個不喜歡發聲的人,有時候覺得,許多話不必說,所以喜歡孤獨多一些;

當然了,也在孤獨中彷徨過,尋找著自己都不知道的東西,但又覺得那些東西,對於我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