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幾次虧的魏敏感到獨木難支,於是利用寢室長的身份,故意安排同寢室的所有同學在升旗的時候進行大掃除,不去參加升旗儀式,心中竊思法不責眾,看班主任怎麼處罰。讓她感到納悶的是,事先說好不接受處罰的室友在班主任的招呼下,乖乖地跟著來到了操場,乖乖地排好隊,乖乖地圍著操場跑了三圈,乖乖地在國旗下站了二十分鍾,最後,還被乖乖地訓了一頓話。看到室友們誠惶誠恐、服服帖帖的樣子,魏敏徹底失望了。她終於明白了,為什麼在班主任怒聲斥責、柔聲勸說、無情處罰、溫情數落的時候,全班竟沒有一個人與他頂撞的原因,因為他平時已經把他的嚴格和執著、他的寬容和理解展現在學生的麵前。這種坦蕩的胸懷使他贏得的不僅是敬畏,而且還有敬重。
魏敏第一次有了與班主任改善關係的念頭。機會很快就來了。學校舉行廣播體操比賽,班上的體育委員因病缺席,她自告奮勇地擔任了領操任務。在她宏亮、有力的口令聲中,同學們完美地結束了體操表演,拿到了比賽第一名,而她也榮獲了最佳領操員的稱號。回到班上,班主任頭一個遞上她愛喝的飲料,笑眼裏滿是讚許的柔光。魏敏心都酥了,第一次覺得這個班主任太可愛了。
她答應了班主任讓她擔任紀律委員的要求,盡心盡責地扮起了“管家婆”的角色。幾番較量下來,班上那些調皮搗蛋的男生就讓她收拾得服服帖帖的,而她“一根筋”的外號也不徑而飛。
學習是讓魏敏最頭疼的事,除了英語,其他課程她了無興趣,但麵對班主任的關心,她無法推脫。她試著開始學習,但笑料百出。“二分之一加二分之一”被她算成“四分之一”;“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被翻譯成“關公蓋的山很難爬過去,人們都很為迷路的人感到悲哀;提著滿瓶子水的兩個人在這時相遇,仔細一看,原來是老鄉”。班主任一臉無奈,無語以對。在與家長商量後,魏敏的學習目標調整為她心儀的出國留學。
魏敏變成了班主任的跟屁蟲,也成了全班同學的開心果。老鼠戲貓的遊戲變成了貓鼠和諧相處,一麵“學生貼心人”的錦旗化成了魏敏和班主任的兩張笑臉。
四、撰寫說明——
本劇本擬采用女主人公畫外音的方式介紹劇情,以便更好地展現人物的心路曆程,並擬以喜劇的形式敘述故事,從而生動、幽默地刻畫人物形象。
附注:
因劇本大綱不到3000字,無法上傳,故將“人物小傳”、“中心思想”複製一遍。
一、人物小傳——
魏敏,一個被父母寵壞的小女孩,某民辦寄宿製學校高一(1)班學生。性格外向,率真活潑,骨子裏透著一個男孩的勁頭;胸無城府,做事不加思考,行為大大咧咧;口無遮攔,常出驚人之語,常爆粗口之詞;容易衝動,話不投機就惡語相向,表情不好就怒目相對;不會記仇,當麵橫眉冷對,轉身嘻嘻哈哈;厭惡學習,不聽講,不做作業,上課玩手機,睡覺;不守規矩,無視紀律,常與老師發生衝突。人稱“一根筋”。
楊銳,男,54歲,某民辦寄宿製學校高一(1)班班主任。性格剛柔相濟、友善、幽默,善於與學生交往,深受學生愛戴。從師座右銘為“求之以嚴,待之以寬”,管理嚴格又不失靈活,因材施教又不予懈怠。敬業盡責,待人公平,有正義感。老謀深算,常針對學生陋習對症下藥。相貌堂堂,身材修長,衣著整潔得體,風度翩翩。愛好廣泛,尤善球類運動、書法、寫作、歌唱。人稱“學生殺手”。
二、中心思想——
劇本通過師生之間相識、相對、相容到相知的激烈的矛盾衝突,探究了新時期師生的心路曆程,展現了他們在求知、益智、養性、育人等方麵的不懈追求,從一個側麵生動地反映了當代中學校園的真實生活,表達了構建和諧校園的美好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