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津城之旅2(1 / 1)

享用完早餐,眾人來到南開區的古文化街。

古文化街一直堅持\"中國味,天津味,文化味,古味\"經營特色,以經營文化用品為主。古文化街內有近百家店堂。古文化街的南、北口,各有一座大牌樓。南口的樓匾寫有\"津門故裏\"4字,寓示著如今就是以這一帶為原始中心區域而逐漸開發的,而且在六、七百年間這裏始終是商業繁華地段。北口的樓匾寫有\"沽上藝苑\"4字,寓示著這裏的街貌、店鋪、商品,都帶有濃鬱的藝術氣息,尤其是古玩、字畫、碑貼、文房四寶和民間工藝品。\"市井相連\"的古文化街有楊柳青年畫、\"泥人張\"彩塑和\"風箏魏\"風箏等。

楊柳青年畫具有筆法細膩、人物秀麗、色彩明豔、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氣氛祥和、情節幽默等特色,創立了鮮明活潑、喜氣吉祥、富有感人題材的獨特風格。

楊柳青年畫題材範圍極廣,包括風俗、曆史故事、戲曲人物、娃娃、美人、花卉、山水等等,尤以反映現實生活,時事風俗、曆史故事等題材為特長。不僅富有藝術欣賞性,而且具有珍貴的史料研究價值。以這些優秀作品為代表的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優良傳統,形成楊柳青年畫藝術的主流。

手藝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張”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沒第二,第三差著十萬八千裏。

“泥人”所用材料是含沙量低、無雜質的純淨膠泥,經風化、打漿、過濾、脫水,加以棉絮反複砸揉而成為“熟泥”,其特點是粘合性強。

“泥人張”彩塑用色簡雅明快,用料講究,所捏的泥人曆經久遠,不燥不裂,栩栩如生,在國際上享有盛譽。

風箏魏是天津著名風箏藝人魏元泰製作的風箏,堪稱傳統手工藝術珍品,故稱風箏魏。

在傳統風箏工藝基礎上進行改革,形成了造型多變、彩繪逼真、飛行平穩、特技精湛和便於攜帶的五大獨特的藝術風格,他的風箏技藝在津城可謂是一枝獨秀,獨領風騷,\"風箏魏\"這一稱號也開始聞名於坊間裏巷。

隨後行駛了一個多小時來到和平區的五大道文化旅遊區。

五大道文化旅遊區是一個以由南向北並列著的馬場道、睦南道、大理道、常德道、重慶道這五條道路為主的一個街區的統稱。以\"馬睦大常重\"為主的這個街區,是津城迄今保留得最為完整的洋樓建築群 ,故稱之為\"五大道\"。有眾多的文藝複興式建築、古典主義建築、折衷主義建築、巴洛克式建築、庭院式建築以及中西合璧式建築等,被稱為\"萬國建築博覽苑\"。

而這裏麵其中最值得一提的當屬睦南公園,是五大道僅存的植物專類公園。秉承\"曆史文脈與現代人交相輝映\"的設計理念,充分發揮綠地公園的功能,將其定位為經典歐式月季主題園,延續其以月季的品種栽植和繁育為主要特色的全園風格,建成一座經典歐式月季主題園。

臨近中午,大家早已饑腸轆轆,所以順道去了南市食品街。食品街形同一座縮小了的古城。建築群為3層樓,中間設有十字甬道,甬道頂是弧形玻璃頂,將四方城封閉起來,連成一體。

食品街不僅薈萃聚集了全國八大菜係,還包容了自成流派的天津風味菜、山西風味菜、清真菜、外國風味菜、宮廷菜等。另外還容納了各地品類繁多的風味小吃,五滋六味俱全,雅俗共賞,長少鹹宜。比如說大福來鍋巴菜分店的鍋巴菜、杜稱奇蒸食店的蒸食、陸記炸糕店的炸糕、明順齋什錦餅店的的燒餅,還有其他的那更是不計其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