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項羽想了想,繼續說道,“那就兩個投石車一個地窖吧。太少了,將士們搬炸彈太遠。”
“這地窖要挖多大呢,大王。”季聞又問道。
項羽想了想,便說道。“一個地窖也就放兩台投石車的炸彈量,就是四五百來個炸彈,那挖一丈長,半丈寬,就行了。”
“諾,臣下明白了,臣下馬上就去找人。”
季聞說完便趕緊去騎上自己的高頭大馬,上街尋找挖地窖的工匠了。
季聞走後,項羽和馬澗,隨即便巡視起了將士們的訓練情況。
隻見每個投石車前的遠處,都由遠到近的插著幾根竹竿,項羽雖然已經猜到了,這竹竿的用途,但還是向教授使用投石車的將士詢問道。
“這投石車前的竹竿是何用意啊。”
“回大王,這是訓練將士們如何打準的,一百步一根。”
“嗯,這個辦法不錯。”項羽滿意的點了點頭,然後繼續問道,“那將士們練的如何了。”
回話的將士,聞聽此言,略顯尷尬和無奈的苦著臉回應道。
“唉,大王,這大多數將士們,都是從來沒碰過投石車,做天光綁小炸彈就綁到晚上,今天剛教會他們使用,今天太陽還沒出來,臣下就出來帶他們練了。
可練了好幾個時辰了,這讓他們打五百步,有打四百步,也有六百多步的,力道都還沒掌握好,實在不是臣下不用心教啊。”
幸虧這劉邦大軍,今天到不了,不然這有炸彈也夠嗆啊,好在,至少還有今天一天的訓練時間,臨陣磨槍不快也光啊。
於是,項羽輕輕的拍了拍,麵前將士的肩膀,寬慰道。
“不礙事,不用擔憂。劉邦和項伯的大軍,今天到不了,帶著他們好好練。”
“諾。臣下一定帶著他們好好訓練。”
“好,快去訓練吧。”
“諾。”
那名回話的將士說完,便趕緊去訓練教導其他將士使用投石車了。
項羽又一連問了好幾個,負責教授使用投石車的將士,情況都大差不差。看來考核將士們對投石車的熟練度,這件事情,得下午再說了。
於是,項羽便向馬澗笑著打趣道。
“馬澗,你在這看著點吧,正好你也學學,我去看看,季聞的地窖挖的咋樣了。”
“諾,臣下一定好好學。”
馬澗欣然接受了項羽的安排之後,竟然真的去學習使用投石車了。
而項羽剛打算去騎馬,就看見一名將士,匆忙來報。
“大王,密信到了,密信到了。”
說話間就跑到項羽麵前,跪拜在地,雙手呈上密信。
項羽趕緊拿過密信,說道,“快快平身吧。”
“諾。”
將士起身之後,項羽便打開了密信一看,原來是劉邦大軍的消息,隻見信上寫道。
“稟告大王,劉邦大軍走水路,行至豫章郡時在彭澤縣上岸,改走陸路,向我軍進發。”
項羽看完之後,便走到軍營之中的節堂,思考了一會兒,得出了結論,劉邦大軍的到達時間隻會推遲,不會提前。
劉邦大軍,帶著那麼多的床弩重盾,改走陸路肯定會慢很多,而至於,劉邦為什麼要舍快求慢,改走陸路進攻,這麼做有何目的。
項羽就沒有再去深想,因為他隻需要關心的,劉邦大軍會何時到達,至於其他的都不必在乎。
這手裏有了大殺器就是這麼自信。
於是,項羽便不再糾結,把密信順手,就揣進了衣袖裏,繼續按照他自己的計劃行事,來到院子裏,騎上自己的高頭大馬,直奔城牆而去。
而劉邦此舉,聽起來似乎有些令人費解,白白浪費時間和精力,給了項羽更充分的準備時間。
但是如果站在劉邦角度一想,你就會覺得十分合理了,因為丹東城外的江邊,十分開闊,岸再上麵就是大山,居高臨下,易守難攻。
而劉邦等到了丹東城,或者離丹東城百十裏路了再上岸,過江之時都可能會被發現,那項羽就可以趁著劉邦大軍,剛剛上岸,趁機在江邊對他發起進攻,那劉邦大軍不就成了活靶子嘛。
雖然不會全軍覆沒,可以接著上船逃脫,但是必然會遭受很大損失啊。
劉邦怎麼會白白冒這個險呢,所以劉邦寧願舍快求慢,提前在適合上岸的地方,上岸多走半天陸路,也不願意再走水路了。
況且在劉邦眼裏,他就算晚一天到,也隻不過是讓項羽多活一天而已,對結果沒有什麼妨礙。
但是對項羽來說,這半天時間,可真是太寶貴了。
項羽很快便騎馬,來到了城門口的城牆邊上,項羽一看,季聞正帶著十多個人挖地窖呢,便沒有上前打擾,知道找到挖地窖的人,就放心了。
於是項羽便又爬上城牆,去查看那堵,為他自己定做的大石牆。
項羽來到城門樓前,一看,這大厚石牆,真是太有安全感了,整個牆都是用六十多厘米寬,一米多長,二十多厘米厚的石板拚接而成,中間還有糯米和土混合而成的米土粘接。
論堅硬牢固,絲毫不輸他腳下的大城牆。
項羽心中滿意極了,看來這一天時間,足夠備戰了。隻不過,晚上就得和將士們,一起守在這裏了,萬一劉邦派出一隊騎兵偷襲呢,有張良那麼狡猾的軍師,給劉邦出謀劃策,不得不防啊。
所以,見一切都已安排妥當的項羽,便決定回去歇息一下,畢竟下午還得考核一下,將士們使用投石車的水平,然後晚上再徹夜備戰,沒有精力可不行啊。
於是項羽便走下了城牆,見季聞還在遠處忙碌,也沒人注意到自己,項羽便沒有過去,畢竟現在過去,隻會讓工匠們跪拜行禮,耽誤進程,而且地窖也就都那樣,肯定挖不壞,隻要下午再來看看進度就行了。
於是,項羽便直接騎上自己的高頭大馬,回家休息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