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你不光是心狠手毒,還淫蕩成性!”
西門奪日搖頭說道:
“非也,非也!此乃練功所需,並非我之本意。”
子時將近。
一場曠古絕倫的災難,即將降臨到冷四方的身上。
正是:
吳姬當壚新酒香,翠綃短袂紅羅裳。
落花不擬留春駐,黃淩女兒夢故鄉。
5
詞曰:
浩浩愁,茫茫劫,
短歌終,明月缺。
鬱鬱佳誠,中有碧德。
碧亦有時盡,
血亦有時滅,
香情縷縷無絕斷,
是也非也,化作蝴蝶。
李自在、春嬌放縱腳程,狂展身形,終於借著月色來到了距大理百十裏處的一座峻險奇峭的大山前。
此山就叫嶽王山。
嶽王山處處屹立著奇峰怪石,就在峰石之間,有一古寺,名叫嶽王寺。
寺中隱居著一老者,也不知這位老者的歲數,因為這老者從不問鼎江湖,因此與俗界素無來往。
說起嶽王寺,曆史已然久矣。據傳元代有一太傅告老還鄉後,即在嶽王山上修建了一座園宅。
此園宅規模很大,而且在東、西、南、北和東南開了五個大門,和皇宮一樣氣派。園宅剛剛修成,元帝即聽說了此事。太傅無比機智,立即奏報皇帝,說自己所修乃為一廟宇。因此,此園宅就定名為嶽王寺。
明末之際,清兵大舉進犯,嶽王寺昔日風貌已蕩然無存。但人們發現嶽王寺內一直居住著的一位白發老者,卻整天深居簡出,與旁人並不接觸。至於老者的來曆,人們就更加一無所知了。
今晚,李自在攜春嬌一同來到嶽王寺前。看時,隻見寺門緊鎖,門外古鬆蒼柏,直衝雲霄。
李自在上前“啪啪”、“啪啪”叫打寺門。
就聽“吱呀”一聲,寺門打開一條縫隙,一老僧模樣的人站在門內沉聲而問:
“夜半更深,施主莫不是要投宿於此?”
李自在仔細端詳老者。半晌,突然“咕咚”一下拜倒在地,拱手說道:
“多年不見,弟子果然所猜不差,李自在給您叩頭了!”
老者趁著月色,也對著李自在端詳了片刻,大喜而道:
“果然是在兒!你何以會在這裏?快快進屋吧!”
老者發現春嬌愣在旁邊,又微笑著說道:
“女施主也請一並進屋吧!”
李自在忙向春嬌說道:
“這就是我的恩師!你就稱呼他嶽王吧!”
然後,李自在又向嶽王說道:
“師父,這位是女兒幫幫主春嬌姑娘。”
嶽王哈哈一笑,拱手說道:
“失敬,失敬!”
三人進屋坐定後,李自在把前因後果詳詳細細地告訴給了自己的授業恩師。
嶽王淡然說道:
“當年兵荒馬亂,你兄長李自成將我請出江湖。但人心叵測,世道險要,李闖王終於舉義失敗,為師才重又隱居於此,潛心撰著,對江湖恩怨早已不想去過問。所以,此事為師也無能為力啊!”
春嬌急忙躬身說道:
“大師醉心隱居,莫不是懼怕當今朝廷嗎?”
嶽王笑道:
“女俠言重了!想我已是如此高齡,死何足惜?隻是江湖之恩怨,絕非明清換代之恩怨!再去重蹈覆轍,又有何意義?現在我已忘卻故事,心靜無為,所撰《東術拳經》《蒼師劍藏》《嶽王藥理》均已完成。隻是一心用於最後一部巨著《維摩回淨法華原經》,即使要耗盡我之心血,也在所不惜,故而更不忍心分念它思。”
李自在深知嶽王脾氣,倘若他不願意,任憑你費盡口舌,也無濟於事。於是,他對春嬌說道:
“恩師一向喜無常喜,愛無常愛。他之所學,已窮道、佛、醫、巫。恩師所傳弟子功學,無不是以各類分授之。授拳隻授拳,教劍隻教劍,傳醫隻傳醫,解惑隻解惑。我乃恩師關門弟子,正因如此,才有幸學到了劍法與醫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