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踏入學前班的那一刻起,他也成為了那句經典話語中的人物:他喜歡上學,也喜歡放學,就是不喜歡上學和放學之間的那段時間。
進入那個名叫教室的房間,一個叫班主任的女人在講台後麵坐著,看上去年紀挺大的,我奶奶應該算個妹妹。那女人不苟言笑,給人的第一印象就不咋地,但是後來我才發現,她比我想象中的更不咋地。年紀大不愛笑就算了,還欺負小孩,雖然不是我,但這並不妨礙我害怕。殺雞,就是為了給孩看的啊!
不知道是哪個孫子發明了那個叫預備鈴的東西,課間十分鍾,過了八分鍾先響一次,告訴猴孩子們該上課了,然後過了兩分鍾又響一次,提醒那個老女……老師該上課了。這麼多的鈴聲,讓一群五、六歲的小孩子怎麼分得清嘛!而且“預備鈴”這三個字怎麼寫?是什麼意思?完全不懂啊。雖然但是,那個老女……老師還說進教室晚了就要站著上課,多少單純可愛的小孩子就這麼站了整整一天啊。也就是當時不知道什麼叫做體罰,不然的話,,,還是不敢反抗……
學校很破,破到教室外麵圍了半圈拆房子剩下的破磚爛瓦,一不留神就能被磕的頭破血流的那種。當然,這是那個老女……老師這麼說的,區區磚頭怎麼能攔得住比猴子還靈活的我們,上躥下跳簡直如履平地。
教室門口種了很多樹,一部分是柳樹,其他的也是柳樹。
為什麼學校要種柳樹呢?一開始我們都覺得是因為柳樹的枝條很好玩,可以做柳哨,可以蕩秋千,可以用來拔河,,,可以用來做好多好多事情,但是後來上了二年級才明白,粗粗的柳條曬幹以後用來打手心,那是真滴疼……
挨打就挨打吧,能讓我們下課好好玩耍也可以啊。但是事與願違,那個名為“操場”的菜園子不允許小孩子進入,那裏的菜一年四季都有,我們看不到是誰種的,也不知道菜長好了是誰來收的,反正隻知道那裏不能進去,操場,是孩子們的禁地。
所以,能讓孩子們玩耍的地方隻能是廁所前麵那一片荒蕪的空地,也幸虧荒蕪,不然也會成為禁地……
“看,你追我趕,分秒間比試反應能耐……”
在沒有風的日子裏,孩子們可以愉快地玩耍。有風的時候,黃沙呼嘯,遍地枯草,在外麵跑,生死難料。
經曆過幾次有風的天氣之後,孩子們都知道了下麵會發生什麼。
那個老女……老師不慌不忙地走了進來:“同學們,為了咱們的身體健康,學校要求進行一次大掃除,下午每個人都從家裏帶一塊抹布過來,誰沒帶就讓家長送過來,都別忘了”。
學前班,小學,初中,高中的學習生活讓我明白,健康比學習重要,健康等於衛生。老師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不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而是“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這句話曾多次作為材料出現在國旗下的演講中,在每個孩子的心裏根深蒂固。
還好,這個鬼地方隻能教到二年級,在這一片瓦礫與枯草中,承載的是一個孩子四年的成長。在一個單純的年紀,從未想過逃離,隻知道有什麼就玩什麼,或許在那時候看來,這個地方,也蠻可愛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