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景一。
唐朝。
開元年間。
洞庭湖邊,煙波浩渺,霧氣自湖麵緩緩升騰。
意氣風發的李白與高適因誤會相識於洞庭湖邊。
李白:“哈哈哈哈,方才是我誤會你了,多謝相救,我李白向你謝罪!”
李白看著剛才被他誤會成偷他東西的毛賊,卻在危急關頭救了自己一命,內心慚愧,是自己誤會這位俠士了。
高適:“謝..謝罪倒也不必,大唐律令,平民遇盜賊,殺..殺之無罪。”
高適深得高家槍法真傳,就是為人木訥,不善言辭,語氣有些結巴。
場景二。
黃鶴樓。
長江水由西向東滔滔不絕,不舍晝夜。
李白和高適結伴同行,路過黃鶴樓,於黃鶴樓痛飲。
樓內熱鬧非凡,年輕的舞姬婉轉靈動,絲竹管弦之樂不絕於耳。
文人俠客暢談古今。
酒到酣處。
李白憑欄而望長江。
李白:“高兄,你看著長江從我的故鄉流過,這一條江水一路送我而來,我一定要混出個名堂!”
高適:“李兄大才,一定可以的。”
李白:“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裏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的果然好詩,好詩啊!”
李白:“小二.小二..我詩興大發,要在這黃鶴樓題詩一首。”
“客官可有功名在身,不如我給客官再上幾道好菜,這寫詩多費勁啊。”
小二實在看不出這個浪蕩子模樣的年輕公子能寫出什麼樣的詩詞,也配給黃鶴樓題詩。
就找了個理由搪塞。
李白:“別廢話,你這最好的詩在哪,我就要題在他的旁邊。”
小二:“小的不懂,不過四方客人都認可的就是去年崔顥崔公子題的。”
李白:“就是這首?”
李白看了一眼,讀了起來。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複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曆曆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許久之後。
李白長歎一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放下手中的毛筆,發誓道:“總有一日,我我要寫出能壓倒古今所有黃鶴樓詩人所寫的詩來!”
高適:“李兄,你昨日那首思鄉之作《靜夜思》也是清新雋永,細細讀來也是上佳。”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隨手之作,難登大雅之堂。”
.......
此刻的直播間已經瘋狂了起來,彈幕像是不要錢似的屏幕的刷屏。
觀眾們若不關閉彈幕根本沒法看,即使已經分流了很多很多線路。
【家人們,我沒看錯吧,這短短兩個場景,就出來三首詩嗎?】
【這三首...真的是林白寫的嘛?為什麼我作為林白鐵粉都有點不敢相信了呢。】
【林白小哥哥,好厲害。這才兩三分鍾的劇情就不露痕跡的向我們展示了三首詩詞。】
【我不懂詩,但是我覺得《靜夜思》寫的真好,通俗易懂。】
【林白真是謙虛,自己寫的詩,非說是崔顥,王之渙寫的,《靜夜思》是李白寫的。哈哈哈】
【哈哈哈,我算是發現了,林白在虛構著這些人物;來豐富他的短視頻。】
【林白是不是把所有的詩詞都放在了前麵的兩三分鍾啊,那後麵我們看什麼呀?】
【唐朝...開元年間,林白很用心啊,背景也放在了古代,那時候詩詞氛圍可比現在濃厚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