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試,古代科舉考試之一。也稱“鄉貢”、“解試”。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試本地人,一般在八月舉行,故又稱“秋闈”。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舉行。
各省主考官均由皇帝欽派。中試稱為“舉人”,第一名稱“解元”第二名稱為“亞元”,第三、四、五名稱為“經魁”,第六名稱為“亞魁”。中試之舉人原則上即獲得了選官的資格。凡中試者均可參加次年在京師舉行的“會試”。
魏燁(魏公子的名字)與月白來到清涼寺中,詢問一名小沙彌,經由小沙彌帶領他們找到同窗好友時已經是月上中天了,如此這般寒暄一番,便各自休息不提。
翌日一早。
月白看著已經用過早膳並討論的興起的兩人,打過招呼便決定四處轉轉。
不得不說,寺廟建在半山腰上,空氣環境是真的好,看著遠處鬱鬱蔥蔥的花木,月白頓覺神清氣爽,順著這股感覺往林中深處走去。
這種草木精華洗滌全身的感覺真的太棒了。月白深吸一口氣,又緩緩吐出。
睜開眼睛,不禁露出一抹微笑。
就知道是有好東西,觀察四周沒人之後從空間裏拿出一個小鋤頭,慢慢把麵前的人參挖出來,話說,這是發現的第二株了,比之前那株還要大一些,嗯!是比一百八十兩還要多的銀子了,又可以往空間裏添東西了。
月白回到住處,發現倆人廢寢忘食,還在討論學問,自去替他們提了飯食,在月白的催促聲中,倆人才將就用飯。
飯畢又是一輪用功。
天色還早,月白準備下山將給環兒的信寄出,然後再將手裏的人參出售。
打聽到一家信譽不錯的醫館,以三百兩的價格賣出人參。
又買了一些包子、饅頭、燒雞、點心、鹹菜之類的方便吃食。又買了大米、小米、黃豆之類的幹糧。藥品也補充了一些風寒藥,止血外傷的類的藥。
想了想又去買了一口鐵鍋和菜刀菜板。還可以自己煮點粥喝。
棉被和成衣也準備好,不定哪天就用到了。又買了兩口大缸,到時候再裝些水。
暫時也想不到其他的東西了,先買這些吧。
買的東西有些多,月白雇了牛車讓人送到了山腳下,看到人走沒了才收到空間裏。
又拿出兩包點心,魏公子和同窗鄭公子每天學到深夜,住在寺廟裏又不好麻煩人家師傅給做宵夜,就先吃點心墊墊吧,比餓著肚子入睡舒服呀。
”在下多謝月姑娘,麻煩姑娘為在下操心,心裏實在過意不..……”
那日休息過後,魏燁將一路所遇之事都講給了好友聽,所以他是知道月白不單純是好友書童,更是恩人。
話還沒說完,就被月白打斷了:“我當你是朋友,才處處為你們著想,想讓你們做學問之餘舒服一點,你不用如此,搞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魏公子見狀也道:“月白為人不拘小節,頗有些狹義心腸,子恩不必如此介懷,如此反倒生分。”
“哈哈哈”。月白笑到:“就是呀,我也沒覺得我做了什麼。你們用功我又幫不上忙。也就吃的東西能幫一些。”
如此一番說下來,鄭康才把占便宜的心理去了七七八八,又用在了這次秋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