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些時日,
五月初。
大街小巷來往的百姓皆著著輕薄的夏裝,
伴著雨水的洗禮,
純淨的藍天和潔淨的空氣讓人備感舒適,
可大理寺堆積已久的一案,讓寺中一眾人整日都陷在沉重的氛圍中,
尤其是大理寺卿賀易。
由青銅、花崗岩以及飾有精美圖案樣式的木雕構成的大門敞著,
門前,立著一塊黑色大理石,
莊嚴肅穆的大廳內空無一人,
再到寬闊明亮的中庭,由長方形院落組成,白色大理石鋪成小徑,
庭中央,有一個涼亭,庭內供奉著曆代法官的牌位,
此處也是法官們經常舉行會議和討論案情的地方,
隻不過此時亭內的幾位法官麵帶愁容,毫無頭緒的案子,讓他們沉默不語,
還有時不時的歎息聲,
再到正殿,
許多法官的座位散落其間,每位法官都有自己獨立的辦公區域,
正殿屋頂高簷翹腳,裝飾著金黃色的琉璃瓦,
除此以外,還設有一些廂房,如審訊室,
審訊室中的審判台上,一塊有著“明鏡高懸”字樣的匾額威嚴地掛著,
室內無人,
又如檔案室,
大量的書架和櫥櫃陳列其中,各類案卷和律文整齊的分類在幾塊區域,
賀易在一處書架上拿下一卷,展開逐字逐句地看著,
緊鎖的眉頭不曾一刻放鬆下來,
戶部尚書一位空缺已久,若是這個案子再拖些時日,秦侍郎極有可能就會上位,
他心中一直不相信,一個科舉狀元,青年才子,還是皇帝欽點的任職,
在剛坐上二品尚書位一月不到的時間,會投湖自殺而亡,
那孩子的年紀和小序差不多大,大不了幾歲,
沒了著實是惋惜,
他的父母皆是普通百姓,開著家茶水鋪,靠著微薄的收入,
送出來個狀元郎,
那日,附近的人發現且認出湖麵上漂浮的屍體後,急匆匆的告訴了他的父母,
二老差點沒背過氣去,
死活不肯接受,他們的兒子會自殺,
把人用板車拖著,麵上蓋著白布,
硬是拖了幾裏路,把人拖到了大理寺門前,
他無法想象,他們是懷著何種心情和毅力,來把他們這件案子告知於他,
於公,他必須給他們一個答案,給大裕百姓一個交代,
於理,他是真想幫幫他們,若是讓他查出了另有其人殺害,他自己也不會饒過這個人,
可現在離事情發生已經近兩月的時間,
所有說辭、線索都指向自殺,而非他殺,
他本想把死者的麵容讓人畫下來,好查詢證據,
可死者為大,倆老人不願讓他們兒子的屍體暴露在天光之下,
以免他在黃泉地下過得不安穩,
再者是,距離他不告假就缺席的一次朝會,到發現湖麵上的屍體,三日有餘,
估計也泡發了,
所以賀易花了打量的時間找尋他的畫像,
誰知連考試用來驗證本人的畫像都莫名其妙消失了,
剩下些模糊不清的,
一個新官,連朝都沒上過兩次的人,能有幾個記得清他的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