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你又有了什麼奇怪想法?(1 / 2)

複合弓得到了賀蘭卿的大力讚揚,李雲瑤非常有成就感!

最近,李雲瑤就致力於發展一個遠程大殺傷力的射擊武器。

盡管中國複合弓的射程和貫穿能力都很優秀,但是每個人對騎射的水平不一,像賀蘭卿這種能百步穿楊的人又能有幾個?

所以,可實用性就很小。

而對於一般的士兵來說,他們對於弓的張力要求並不是那麼大。

李雲瑤讀過的書不少,她記得《天工開物》的記載,明朝軍隊的製式弓箭以張力大小粗略分為“上力”、“中力”、“下力”三個等級,其中“下力”弓箭的張力大約隻有60斤左右,而“上力”則是“下力”的兩倍,這些張力的弓一般士兵都能夠較為輕鬆的拉開。

正因為大力開弓的同時還需要瞄準目標,因此並不是每個中原人都能成為像賀蘭卿這樣的神射手……

不過相對於金庭這種遊牧民族來說,這一缺點卻似乎並不存在。

在動蕩的生活環境之中,如果不能學好射箭,那麼就無法生存下去。

因此在曆史上的匈奴、鮮卑等遊牧民族從小開始就學習弓箭技術,再加上戰馬的機動性,因此他們在麵對中原士兵時有著相當大的優勢。

所以,什麼東西既可以降低拉力又可以提升準確度呢?

槍支彈藥肯定不現實……

李雲瑤靈光一現,據《戰國策·韓策一》記載:“天下強弓勁弩皆從韓出。”

可見戰國七雄之一的韓國正是以弩立國。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弩就是弓的一種改進品。

為了降低射擊的難度,“弩”的出現可以說和弓狹路相逢,並且在某種意義上成為了中原封建王朝和遊牧民族之間的武器對決。

它通過“臂”上的弩機固定弓弦,從而將弓箭的發射動作和瞄準動作完美分離。

由於弩的操作更加簡單,便於一般士兵的操作,隻需要稍加訓練就能夠達到很高的命中率!

好!就挑它了!

李雲瑤回想弩機的樣子,在紙上勾勾畫畫了半天也沒畫出個具體樣式。

她畫工不行,之前複合弓的圖紙都是她在一邊講,賀蘭卿連猜帶蒙,最後還改了改才做出來。

不得不說,賀蘭卿的畫工也不錯。

李雲瑤其實是個非常懶的人,如果不是因為要保住小命,她才不幹這活!

李雲瑤暴躁地把桌上的紙張都團成個球丟掉,然後自己杵著下巴發呆。

要不,還是去賀蘭卿那裏吧……

於是她撿起紙球,又跑到賀蘭卿的營帳前,探個頭,象征性的喊一聲:“主帥大人,小人……”

“進來吧。”

“嘿嘿嘿~”她一溜鑽進去,把皺巴巴的紙呈上去,“這是小人想出的新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