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6年11月12日清同治五年,廣東香山縣翠亨村,一個新的生命出生了。他便是清王朝的掘墓人,中華民國的國父,孫中山。
中國曆史上偉人的降生,總是不同凡響。例如,漢高祖劉邦本是草根平民,無賴一個,卻時來運轉,搖身一變成為大漢天子,漢書記載,劉邦是一條巨龍和他老媽纏綿的產物。
孫中山的降生天無異象,多讓人有點遺憾。我們的祖先總頑固而虔誠地認為,一代偉人,應該是不同凡響,與眾不同。
幸運的是孫中山的傳說,滿足了我們對偉人的敬畏之心。孫中山普名德明,幼名帝象,這個幼名據說大有來頭,孫中山的祖母請算命先生算命,算命先生算完極度詭秘地說孫中山有天子命,所以孫家人便為孫中山取名為帝象。
孫中山這個名字其實是在辛亥革命後逐漸響亮起來的。中山二字,原自化名中山樵,中山是日本友人信手塗鴉,樵 是孫中山自己所加。造化弄人,大名遠揚,孫中山竟是別人加上的。
事實是,當年日本習慣稱呼為孫文,海外稱呼孫逸仙,重要公文,函電則自署名孫文。舉個大家耳熟能詳的例子,精益眼鏡店的金字招牌,就是孫中山親筆題名“”精益求精,落款就是孫文。
孫中山“”帝象”這個名字的解說詞,十有八九是後入附會的,我們的國度,習慣了為偉人籠罩光環,以示天命,當然,這種事不是我國的專利,美國人同樣編造少年華盛頓砍櫻桃樹的神話,以見其誠實寶貴的品質。
閑言少敘,且看孫中山的家庭背景和成長經曆。
翠亨村位於香山縣東南,背山臨海,樹木蒼翠,小溪清澈,風景優美,氣候宜人,整個村子不足百戶的人家,錯落有致,炊煙嫋嫋。翠亨寓意美麗,極為透明晶瑩剔透的碧玉,令人浮想聯翩,對看厭了水泥混凝土建築的現代人來說,想必就是,世外桃源。
然而這裏沒有肥沃的良田,水稻雜糧隻能生長於沙質土地,產量甚低,以致難以養家糊口。
唯一不同的是,因地處沿海,迫於生計的村民,大多外出謀生,外出地首選百裏內的澳門,大清領土葡萄牙管轄。
孫中山父親孫達成也是到澳門謀生者之一,雖然遷徙至翠亨村已近百年,但孫家仍勢單力薄,艱難度日。孫中山的祖父孫敬賢,並未留下龐大家業,其父尚未成年之際,家中田產已經變賣幹淨,生活日漸困難,謀生的手段,隻有靠出賣勞動力。
孫中山的父親生於1813年,16歲到澳門謀生,到鞋店當學徒,三年後出師,受雇於葡萄牙人開的鞋店,其身份雖為鞋匠,但月薪隻有四元,在這期間,積極上進的孫達成,不光做鞋匠,還學過裁縫,在澳門一待就是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