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記者問我,在當下社會,坦誠對於職場中人來講到底是利還是弊。我當時回答她:“生活中有兩類人做錯事我們都不會去怪他,一類是小孩子,另一類是傻子。這是因為他們的喜怒哀樂都表達得很直接。坦誠本來就是做人的基本標準,但是在功利誘惑下,就有人會改變立場而變得虛偽,其實真正做大事者都是以坦誠為基準的。”
2010年12月,我去西安交通大學給大學生做了一次題為《假如沒有一個有錢的老爸》的職業規劃演講,演講結束時有家媒體采訪我,也問到了這個問題。
不管社會多麼複雜,其實隻要心不複雜,什麼事情都簡單。
簡單有什麼好處呢?就是碰到複雜的人他拿你也沒有辦法,因為你簡單。他很複雜,他很會玩權術,你也會玩,但是你玩不過他,你會受傷。反而你玩我不玩,我們兩個的遊戲規則不一樣、套路不一樣的話,他沒法跟你交手。你做到簡單,最後沒有人跟你交手。無招勝有招,或者說以靜製動,我不動,你來好了。
我曾讀到新東方的俞敏洪發的一條微博,講的是也關於坦誠和簡單的處世原則的:
@俞敏洪:有人問我麵對公司複雜的人際關係怎麼辦?我的回答是,在任何地方都是有人際關係的,隻要你心裏簡單,一切就簡單,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不要參與到是是非非中去,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不要做違背自己原則迎合別人的事情。和同事們友好相處,不要在背後議論別人,提到別人多讚揚,就既能做人又能做事。
的確如此,一個人要成功,勤奮、坦誠、正直、善良等這些品質永遠是需要的。簡單做人,無招勝有招,坦誠到沒人和你交手;勤奮做事,愛拚才會贏,努力到可以感動自己。我反感爾虞我詐、鉤心鬥角的職場奮鬥思想。對於職場奮鬥,我推崇“陽光下的樸素成功學”,而不是“月光下的”,這也將是我會一直努力推廣下去的理念。
“假如銷售講‘善良’,各支持部門,包括HR(人力資源),指望什麼發年終獎?”這是某本職場暢銷書開篇的一句反問。在“職場書”中,此類“格言警句”比比皆是,讓許多還沒入職場的大學生望而生畏。“中國白領必讀的職場謀略小說”、“解密職場江湖”、“全麵解析職場生存法則”、“職場有政治,你執黑,我奉陪”,以及“格子間的無煙大戰,美麗背後的權謀”等宣傳文字,更讓很多大學生感到不安,因為這些書傳遞了一個信息:職場很黑暗,職場是一個江湖,水很深很渾濁。
“職場真的很黑暗嗎?”這也是我在給很多大學生做講座時經常回答的一個問題。
職場就是有著同樣利益的人在一起工作,當利益點不同的時候,自然就出現了分歧,可能會出現跳槽、炒人或者暗算。所以目前“職場書”中強調個人奮鬥和自我保護,淡漠團隊精神、坦誠、善良這類合作性因素,也就不足為奇了。其實,工作是工作,很多公司私底下同事之間還會有以家庭為單位的聚會,也會有活動,所以大部分公司的辦公氣氛並不像書中寫的那麼緊張。如果你有興趣看這些“職場書”,那麼你主要的關注點應該是看它作為資深職場人的成功經曆,或者外企的管理模式和組織架構,從中獲得工作方法的指導。
在一個工作環境中,我們很難與一個待人不友善、做事不坦誠、沒有團隊協同能力的人合作。而我相信,大部分公司的老板都具有現代經營管理理念,他們第一不是瞎子,第二不是聾子,第三不是傻子,不會任由自己的公司存在著內鬥這麼大的問題,這樣的“內鬥小伎倆”未必有用。
痛苦要換來成長,辛苦要得到收獲。現在你也許隻是一顆種子,那麼如果隻是一棵草的種子,將來也就隻能長成一棵草,別人踐踏而過卻無視你的痛苦;如果是一棵樹的種子,今天別人在你上麵走過可能不會留意你的存在,但終有一天你會拔地而起長為蒼天大樹,那時人人都將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