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世界,每個人都被賦予一種被稱為\"氣”的神秘力量。這種氣是無形的,但卻是真實存在的,類似於人的生命力與精神力結合體,它存在於每一個生命體的體內,影響著他們的身體和靈魂。人們通過不斷的鍛煉和修煉,可以激活和強化自己的氣,從而獲得超越普通人的力量。可能有些人一輩子也無法感知出氣的存在。這個過程被稱為\"鍛煉”。在這個世界,鍛煉被看作是一種信仰,每個人都奮力向著更強的目標努力。
“一階,二階,三階...”在默念了二十級石階後,一位清瘦的少年眨了眨明亮的眸子發覺自己已經快到村口了。抬頭望去隻見一位婦人似乎早已在此張望許久,常年的勞作已為她的麵龐帶來淺淺的魚尾痕跡,但她那頭烏黑且濃密的頭發,雖是單眼皮卻分外明亮,顯示出她豐富的活力。少年發覺是母親便小心翼翼低頭不敢再去看她。
“臭小子!要我說你多少遍才好啊”婦人左手腕抵著額頭發出苦笑。少年提了提背後的一捆木柴輕聲的答道:“一捆木柴能值個十文錢,我堅持了十日便是有百文了,倘若到了寒冷節氣還可多值一些,雖然現在寒冬已過,咱們也得為以後準備不是麼”
婦人接過少年背後的木柴無奈的答道:“雖說如此,春分已過不必早起多睡一會也是好事,何況你還要再去學堂聽先生說課呢”
少年見母親不再為自己日出前外出砍柴而喋喋不休感到心中一陣愉悅,歡快的說道:“春天到啦就當我為咱家改善一下吃食啦”婦人微微搖了搖腦袋不再多說拉著少年便往家回。
山村的清晨,陽光透過薄霧灑在青翠的山巒上,一片寧靜而祥和的景象。雖說已經到了春天,可能是在山裏的緣故,還有一絲絲冷氣想往人們的骨子裏鑽。這個位於深山之中的小村莊,仿佛被大自然的懷抱所環繞,遠離塵囂與喧囂,保留著一份最原始的純淨。
山腳下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貫穿村莊,發出潺潺的流水聲,溪水裏隨處可見歡快的魚兒,一些喜偷懶的農夫已經準備好從山中竹林砍下來的青竹所製成的魚竿,又喚家中婆娘取來棉線繞在竹竿前頭,抄起來丟在田埂的鐵鋤頭,選一塊岸邊的河堤,奮力刨出用作魚兒的蚯蚓急不可耐的穿在針做的魚鉤上,趕緊扔出了第一杆後便嘴角揚起奇妙的微笑坐在沿河的石頭上靜靜的看著草杆製的浮漂。
沿岸的青草隨風搖曳,花兒散發著淡淡的芬芳。村民們早早起床,他們在家門前的土地上耕作,努力種植著各種蔬菜和瓜果。他們的臉上洋溢著勞動的汗水,卻透露出一份滿足和幸福。山間的空氣清新宜人,吸入肺中仿佛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恩賜。
山村的房屋建築樸實而古樸,多以青石為材料,屋內擺放著老式的木質家具,散發出一股木頭的香氣。村民們過著簡單而樸素的生活,每天都是根據天氣和季節的變化,進行著不同的農事活動。他們從不埋怨辛苦,也不想了解外麵的世界是何模樣,在這個世界中充滿了靈氣,老人常說山上有精怪,外麵的世界有著未知的危險,所以他們深深明白,現在的生活才是最真實和寶貴的。
山村的周圍被鬱鬱蔥蔥的樹木環繞著,這些樹木不僅是一道自然屏障,也是山村的財富。村民們精心保護著這片森林,從中獲取木材、果實和草藥。每當夜幕降臨,山村的夜空便會布滿了繁星點點,仿佛是大自然對山村的讚美和庇佑。少年看向四周的大山,仿佛很想了解外麵的世界是何模樣,可是心中想起父母的叮囑,便又開始苦惱起來。
就當少年與母親即將到達家的時候,隻見村邊的小路上來了一個渾身黝黑的胖墩墩的少年。少年還未走近些,便大老遠的呼喊道“萬裏!萬裏!要去上學啦!走不走啊你?”這位是村長家的孩子,或許家中勞動力充足,家中精糧存的多些,從小便生得格外壯實,力大無窮,所以村長夫婦為他取了一個生動的小名叫做二牛。
阿牛又走近了一些,對著萬裏說道“都要去上學了,你怎麼還不走呢”萬裏便回答道“待我回家收拾片刻。我便同你一起去學堂。”阿牛應答了一聲好,便在路上等著。楊萬裏回到家後,父親道了一聲早上好,便拿起背簍準備出門。
楊萬裏的父親年紀看起來約莫要四十來歲。鬢角的頭發略微有一些禿,眉毛濃黑而整齊。一雙黑色的大眼睛,極有神采,可見當年也是一位俊俏的後生。父親朝著萬裏微笑著露出了一口整齊微白的牙齒。他用粗大的手指撫了撫楊萬裏的衣角。指甲縫裏還夾著些黑色的泥巴,他穿著一身舊青色的布棉襖,雖說是已初春,但還是穿的和冬天一樣。父親看著楊萬裏出門後不嫌囉嗦的再次提醒了一句“萬裏去學堂好好聽先生講課。先生是有大智慧的人哩!你也要像成為先生那樣有知識的人。認真接受先生教誨,爹爹今天要去村口打油,中午回來我來為你準備一些好的吃食。”萬裏笑著答道“好的爹爹,待我下學”便匆匆的背上背簍,與二牛一起走向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