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 飯(1 / 1)

喬伊嬸兒子忠國從澳門回來。這消息像放鞭炮一樣,響遍整個白竹湖農場,八十戶山民像是過節一樣的高興。

忠國帶回些洋糖果,喬伊嬸就端個鐵盤,一家一家地送。

晚飯要拿什麼款待兒子,給他洗塵,喬伊嬸心裏沒底。喬伊嬸走進梅玉家,梅玉接過糖。關切地問:“喬伊嬸,晚飯拿什麼好的款待兒子?”

喬伊嬸笑了笑:“家裏沒啥好的,很久沒趕墟了。”

梅玉說:“我這有隻鴨,你先抓去用吧。”

喬伊嬸不好意思地應了。

喬伊嬸送完了糖果,雙手提滿了鄉親們送的雞、鴨、蛋、蔬菜等物回了家。

洗塵宴很豐盛。喬伊嬸邊給兒子夾菜邊說:“囝,這些菜都是鄉親們送的,這裏的鄉親難覓啊,娘姆就是鄉親們接濟過來的。”

忠國聽了後,不由一怔,心裏很酸,他噢了聲又埋頭吃飯。喬伊嬸說:“囝,你這次回來不易,吃完飯你要到各家去坐坐,替娘姆道聲謝。”

忠國答應著,他吃著這百家菜,感覺特甜特香。

晚飯後,忠國尊母命正準備出外串門。鄉親們卻先他一步,擠滿了喬伊嬸的廳堂。

鄉親們爭先恐後地定下了忠國在他們家吃飯的日子。全村八十戶從早飯到晚飯把忠國回鄉一個月的夥食都排滿了。忠國難為情地推辭道:“我無功不受祿,哪好意思讓鄉親們這麼破費呢。”

一位年長的鄉親說:“忠國,你這就客氣了,你回鄉是全村的大喜事,你就是全村的人客,這是咱村幾十年的習俗啊,你忘了嗎?”

忠國忙說:“我哪能忘呢,我夢裏都想著,隻是覺得不好意思。”

從第二天開始,忠國就一家接一家地輪流到鄉親們家中吃飯,好似上山下鄉時幹部吃派飯一樣。每次從一個鄉親家出來,忠國就有一絲絲的感動,他隻覺得鼻頭酸酸的,一種二十年沒感受過的濃濃的感情爬滿全身。鄉親們的生活並不是特別好,村裏沒有市場,過的還是那種自給自足的小農生活。為了款待他,鄉親們傾其所有,殺雞宰鴨。雖然簡樸但不乏隆重,擺滿桌的農家小菜,自釀的各種果酒。還有那與果酒同樣醇厚而樸素的話語。忠國吃著吃著,仿佛回到了二十多年前的日子。

鄉親們見忠國穿著如此樸素,人又黑黑的,瘦瘦的,還是二十多年前那樣,羞羞澀澀的,都知道他在外麵混得並不如意,就爭相安慰他說:“忠國,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外麵如果不如意就回來吧,在家七分好啊,再說,家鄉現在要找個事做也容易多了,不會餓肚子的。“

鄉親們沒一人問起他在外是否發了大財,更沒人向他討要金銀手飾,見麵禮之類的。這出乎忠國的意料。

一天,忠國吃完飯走在田埂上,他發現田地裏的香蕉筐一筐筐裝滿香蕉,在地裏放了一兩夜,卻不會被人偷走,他很是驚訝。一問母親,才知村裏從來都是這樣做,可從沒誰說過東西被偷。忠國心裏不由一陣竊喜,他為回鄉前聽到的流言感到赧顏。更為自己在路上的擔憂感到羞愧。

八十戶的輪飯吃完了,忠國吃出了醇香的鄉情。他找來村長,談起自己的投資計劃。

村長愕住了,繼而驚喜地說:“沒想到,沒想到你這麼樸素的人竟然是個大富翁,這真是我們村的福氣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