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月背著書包,踏上了梁山通往江城的大巴。這是徐月第一次出遠門,透過車窗,呆呆看著熟悉的山路漸漸消失,沒有說話,眼神漸漸渙散,明明是早已想好的事情,但是真的踏上了前往江城的路,心中的不安又開始沉渣泛起。
8月的江城,悶熱的讓人喘不過氣。蔣天一奮鬥在電腦前,享受著暑假最後兩天的悠閑。被隊友坑了一整局遊戲,毫無疑問輸了,憋著一股悶氣,摘下耳機,想去冰箱拿聽冰可樂,去去火氣。
剛走出房門,門口傳來蔣媽的聲音,蔣天一朝門口望去,看見一個陌生的姑娘在換拖鞋,蔣媽在熱情的講個不停,姑娘發出蚊子般“嗯嗯”的聲音回應著蔣媽的熱情。姑娘剛換完鞋一抬頭,看見一個高高瘦瘦的男生在看著她,四目相對,倒是也沒有拉絲和一見鍾情的狗血,兩人眼神裏都透露著對陌生人的探究。
“兒子,你出來啦”蔣媽一手牽著姑娘的手腕,一手指著蔣天一,給姑娘介紹道,“這是阿姨的兒子,叫蔣天一,比你大幾個月,今年也要上高二了,你們以後也是同學”。
“天一,這是徐月,就是媽媽之前和你講的梁山來的孩子,暫時要住在我們家,徐月剛來,對江城不太熟,你要好好照顧她。”徐月微微擠出一個笑臉,用低到快聽不見的聲音說了聲“你好”,蔣天一看見她緊張的在摸衣角,白的發光的臉上透出一絲紅暈,走上去,伸出手“你好,我是蔣天一”,徐月第一次被這麼正式的打招呼,愣了一下,然後趕忙伸出手,握了上去,臉更紅了。
蔣天一看到小姑娘耳根子都紅了,心想“很白,長的挺漂亮的,很可愛,容易臉紅”這是蔣天一對徐月的第一印象。
徐月,安城梁山人,梁山村處在山坳坳裏,土地貧瘠,大部分年輕村民都選擇外出打工,隻留下老年人、孩童留在村裏。梁山村的貧困是出了名的,因此也成了江城的對口幫扶地區。江城和梁山有一個教育幫扶計劃,選取10個成績優異、家庭貧困的準高二學生可以到江城借讀,學校免除學費,一對一匹配資助人,由資助人人提供學校住宿費和生活費,如果能順利考入大學,資助人會繼續承擔大學學費。
資助人由江城公務員自願報名參與,經組織考察家庭背景、收入、口碑,最終選出10個資助人。蔣天一媽媽陳麗女士在知道活動後第一時間回家和老公商量了一下決定報名參加,陳麗女士自己是人社局組織科科長,陳麗女士老公是江城某國企副總,兩口子收入、口碑都不錯,因此通過考察,順利成為了資助人。
徐月她媽在她很小的時候嫌棄家裏窮,說是出去打工卻一去不回,再也沒了聯係,父親前年從工地上摔了下來,拿了幾萬塊賠償,但是落下了殘疾,走起路來一瘸一拐的,沒有工地肯要他隻能回村裏務農,能勉強糊口。
去年暴雨把家裏老房子衝垮了一半隻得掏出大半積蓄維修房屋,要供徐月讀書確實壓力很大。所以當老師和徐月說起這個幫扶計劃,徐月確實心動了,回家和父親提起,父親雖然擔心孩子一個人在外求學,但是考慮到江城的教育肯定比渠縣高中好不少,另外還能得到好心人的資助,以後上大學的學費也不用愁,徐父去找村主任討論了一番,最終報名參加了這個幫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