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慶十六年臘月初八,這天是臘八節,天格外的陰冷,大多數人家都不愛出門,按照康國的習俗這天是休沐,路上的行人就更少了。
入冬來就下了幾場雪,京城城外半山腰上的還有積雪,林國公府的車隊從山腳行至半山腰,因下山路太滑,女眷都下車休整,吩咐家丁清除積雪,馬車上下來了一位四十上下,衣著清冷卻不失華貴的婦人,她就是林國公的原配夫人沈青,每年的這一天她都會來這山頂的靜安寺,從隆慶元年到隆慶十六年,不論刮風下雪,從未更改過,就連通往山頂的路,和山頂上的那所靜安寺都是林家修建的,沈清望著山頂的路,如果積雪清完大概還需要一個時辰就能到山頂,天公不作美,這時候突然下起了雪,望著紛紛揚揚的雪,沈清的思緒回到了十六年前,那天也是下著比這還要大的大雪,還未登基的慶隆帝趙城和一起長大的至交林雲風帶著家眷被前朝的軍隊逼進了這座雲隱山中,那時的沈清剛剛生下小女兒還未出月子,被迫跟著逃亡,這一行七八個人在這深山中連續被困了五天五夜,寒冬臘月的天不敢生火,隻能吃隨身帶的幹糧,可憐還未出月子的奶孩子本就體弱,加上大雪著了風寒又無處就醫,就這樣夭折了,第六天終於等來了援軍,解了被困之局,自那以後沈清大病了一場,大夫說寒氣入體再加上思緒過重以後都無法生育了,好在她之前還有兩個兒子。
雪停了,路上的積雪仆人也清理好了,他們繼續往靜安寺的方向前進,馬車慢慢的走不到五百米的距離,沈清好像聽到嬰兒的啼哭聲,一開始她以為自己是思緒太重出現幻覺了,可是不對這個聲音越來越清晰她便吩咐隨聲的丫鬟紫蘇
“紫蘇,我好像聽到有小孩哭的聲音,你下去查看下。”
“好的,夫人。\"一襲紫色長裙的少女應聲答道。
紫蘇叫停了馬車,自己下車隨著聲音的方向尋找,這個聲音越來越近,在一個草叢裏,有一個繈褓,紫蘇將繈褓抱起,是一個嬰兒,臉凍得烏青烏青的,仿佛求救似得,抓住紫蘇的衣服哇哇的哭著,紫蘇趕緊將這孩子抱回馬車向林青稟報:
“夫人,你看這是個嬰兒,不知道是誰家的父母這麼狠心仍在這路邊呢”
沈清接過孩子,打開繈褓,發現是一個女嬰,身體從外表看並沒有什麼缺陷,除了一個繈褓和身上的一套衣服,也沒有其他的東西了,心裏尋思著這應該是哪家百姓家的孩子,養不起了偷偷仍在這的吧,畢竟這個時代大戶人家的女子都諸多約束,平民百姓家的女子更不受重視,家庭實在困難送走的也是大有人在
沈清輕輕的拍著孩子,這孩子也不知道餓了多久,並未被安撫下來,馬車上也沒有嬰兒的食物 ,沈清沒有猶豫立馬叫車夫掉頭回府,這是這十六年來她第一次沒有去到靜安寺為她夭折的女兒祈福,每年她都去希望佛祖能保佑她的女兒能再次投生回他們家,自從大夫說她不會再有身孕了,她還是沒有放棄,各種偏方沒少吃,馬車上她拍著這個孩子,心裏想這個是上天看她失去女兒的份上賜給她,她一定將這個女孩養成整個京城最快樂的女孩。
回到公府後院,沈清趕緊讓人弄了點牛乳過來用勺子親自喂給這個孩子喝,看著她一口一口吮吸的樣子,沈清感覺自己的心的化了
接下來府裏的各處都忙了起來 ,有找奶娘的,有裁製嬰兒衣裳的,有出門采買嬰幼兒玩具的,不出半日整個國公府都知道了夫人帶回來了一個女嬰認為三小姐,取名林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