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是曆史名城,曾是三朝古都,城中曆史遺跡遍布,但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那些老舊的痕跡也在被一點點抹去。
淮安被媒體另一個津津樂道的是它的“火爐”之名,已是九月底,可依舊維持著35度以上的高溫,走在路上的行人均受不了腳下蒸騰的熱氣,或撐傘,或戴帽,行色匆匆而過。
蘇扶夏坐在出租車上,上午10點在淮安市最大的室內籃球館有一場比賽,雙方分別是她所在的淮安中學和另一個所嘉湖中學。她還有一月就滿15歲了,梳著簡單的馬尾辮,穿著白色連衣裙,臉龐略有些嬰兒肥,鼻尖兒圓翹,嘴唇嘟嘟粉潤,原本應該是甜美的長相,可卻又生了一對標準的柳葉眉和一雙狐狸眼,眸光流轉間,眉梢眼角不經意就帶了七分嫵媚。
淮安市組織的中學生籃球賽很有名,這個也成了一項傳統賽事,據說甚至有俱樂部的教練專門到場挑好苗子,進專業隊伍培養的。
出租車在離籃球館500米的地方就開不過去了,淮安中學和嘉湖中學之間第一場的比賽不僅吸引了各自學校的全部師生,還吸引了其他兄弟學校的籃球愛好者,哪怕這個籃球館已經是淮安市最大的,但也隻能容納區區1500人,沒拿到入場券的學生不甘心,一堆堆聚集在門口,或等待有人退票,或等著鑽空子溜進去的。
蘇扶夏在人群裏穿梭,向入口走去,陽光炙熱,很快就讓她出了汗。好在檢票口人不多,等待時間不長。走進籃球館頓時有空調的涼風吹來,身上舒爽了不少。
籃球場裏坐了不少觀眾,略微觀察就會發現涇渭分明,穿著紅色上衣的明顯是嘉湖中學的,拉起了長長的橫幅“嘉湖嘉湖,天下獨步”。蘇扶夏垂了下眸,真是沙雕。另一邊都穿著藍色的T恤,倒是沒拉橫幅,就每件衣服上都印著大大的“淮安”字樣,每人都還拿著拍手器,不時發出“啪啪”的聲響。
蘇扶夏朝著自己學校的那邊走過去,她不常去學校,認識她的同學不多,但她實在出色,很快就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掃過來,已經有竊竊聲出來:“那是誰呀?”
“不認識。”
“怎麼朝我們這裏走過來?是我們學校的嗎?”
“哇……好好看”
“真的是我們學校的?”
“我好像見過……是……”
“天哪,蘇扶夏”
“蘇扶夏!”
“真的是她?!”
“臥槽……”
蘇扶夏對這些話語聽而不聞,徑直朝著離球場最近的看台座位走去。
球場中兩方隊伍的球員已經在場中熱身,淮安中學的隊員今天穿的是藍色球服,天空一樣清新的顏色,在場中奔跑跳躍,少年人蓬勃的氣息令人愉悅。
嘉湖中學的隊員穿的是紅色球服,前麵大大兩個白色的“嘉湖”二字,背上別著號碼牌。
蘇扶夏舉目望去,在紅色的人群裏掃視,反複幾遍卻沒有找到那張印在腦海裏的臉。她沒有氣餒,將目光放得更遠,朝嘉湖中學那邊的看台位置望去。看台下有一排椅子,應該是教練員和球員的座位,那邊坐著幾個人,因為有些遠,蘇扶夏眯了眯眼睛,看清有個教練模樣的人正和一個學生模樣的說著什麼。那學生背對著她,看不見臉,隻能看見背影清粼粼的,清瘦而挺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