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3月。

天空中的閃電劃破黑暗,照亮了四合院上方。

隨後,一聲巨響傳來:“哢嚓……”

雷霆擊碎黑暗,一位來自天外太空的神秘人物穿越了!

簡單介紹一下四合院,四合院位於北京東城區南鑼鼓巷95號。

這裏是穿越者的天堂,據不完全統計,每穿越一次,賈東旭這個倒黴蛋就得嗝屁一次。

整個院子是三進四合院的規格,但這座四合院並不包括跨院。

建國初期,很多敵方都有探子潛伏下來,這些被稱為敵特。街道辦工作人員忙於人口普查、落實戶口、安置姨太太和技師再嫁、篩查可疑人員等大事,已經分不清輕重緩急。

因此,街道辦想出了一個辦法,每個四合院或大雜院都設立聯絡員的職位。有些地方稱之為管事大爺,有些地方稱之為組長,他們完全不在任何編製之內。他們的職責是調解鄰裏之間的小矛盾,同時上報可疑人員。

街道辦經過這一番布局,總算解決了壓力,如果哪座院子幹得好,街道辦會在年關時獎勵個優秀四合院的牌子。順便給那座四合院獎勵一些花生瓜子之類的副食品。

漸漸地,這些住戶們不管遇到什麼問題,都會找管事大爺尋求幫助。如果這些大爺能公正地處理問題,那算是幸運的。反之,他們的生活將變得非常痛苦。

位於南鑼鼓巷的95號四合院,擁有19間房屋,住著17戶人家,每家人數差異很大。這個房子屬於坐南朝北的布局,其中挨著大門的一排被稱為倒座房。這裏住著4戶人家,房間環境冬冷夏暖,蓋房用料差,采光不好。在舊時代裏,倒座房是院子下人住的房間,包括門房的值班室,嚴格意義上不屬於前院,屬於外院。

前院裏的西廂房住著管事三大爺,以及閻埠貴一家6口人。這裏的房間麵積差不多50平方,根據時間線計算,當時閻解成還沒有結婚。閻埠貴是一名小學8級教員,月工資為37塊錢。京城的低保標準為每人每月不足5元。閻埠貴養活著4個兒女,並努力攢錢以備不時之需。他非常會算計,甚至在家裏自己人吃飯的時候,也會在碗裏畫線標記。他認為這種做法最公平,但殊不知這樣做都在消耗親情,孩子們也會模仿家庭教育。

閻家育有3子1女。大兒子閻解成,二兒子閻解放,三兒子閻解曠,女兒閻解娣。前院自古以來就是賬房先生、老媽子、管家住的地方。

穿堂對著中院正房。過去這個地方是院子正主住的房子,陽光充足、麵積較大,大約有60平方米。

現在這裏住的是軋鋼廠1食堂的大廚何雨柱,他的外號是傻柱。現在是軋鋼廠的9級炊事員,月工資31元。

何雨柱為人本分,但有點色心,看見漂亮的姑娘就想著娶回家,而且還是左擁右抱。這種自以為是的傻缺一個。連個2級工的工資都不如。

他的工作性質有些油水,這也反映出那句老話,災荒年餓不到廚子。更何況現在就是災荒年代,買東西除了錢還得有票。傻柱平時不時會給人做頓席麵,也能落點好處。

中院東廂房有兩個房間,小的住著傻柱的親妹妹何雨水,房間麵積大約18平方米。現如今還在上初中。

挨著何雨水的房間的是1間大房子,過去這裏住著中院的管事一大爺易中海,現在是軋鋼廠的7級鉗工,月工資84塊5。

老兩口沒有子嗣,也不想著去領養孩子。在四合院的一眾小輩中,傻柱比較中意賈東旭。

易中海的麵相看似忠厚老實,但實際上他是一個偽君子。整天隻想著養老問題,身為軋鋼廠的高級工,又是鉗工裏麵自成一派的大師傅。他有很多徒弟,但逢年過節來看他的沒有一個。這也反映出他的為人。或許易中海收徒弟的唯一標準就是:入我門者,需給師傅養老!

易家住在門邊的是賈家,位於中院的西廂房,過去是次子住的房間。賈家的頂梁柱是賈東旭,也是易家的徒弟,是四合院裏最英俊的人。現在他已經是二級鉗工,月工資為38元6角。

穿過月亮門,來到後院,過去這裏是女眷住的地方,包括正主的女兒和正主的母親,偏房是丫鬟們的房間。

後院東廂房住著管事二大爺劉海忠,他是軋鋼廠的6級鍛工,月工資為72元3角。他整天想著走仕途,雖然喜歡吃炒雞蛋,但並不是為了炫耀家裏的優越條件。作為一名鍛工,他需要大量的體力和精力,不吃點油水補充怎麼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