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章 大部隊過江(1 / 2)

金陵衛戍司令部。

在經過不斷的時間爭吵後,大家還是沒決定出誰先撤退的問題,一份詳細的撤退預案也沒做出來。

最後,唐智生一拍桌子,還是用了原來的老方法,各部自主突圍。

下午6時多,各城門守軍在接到自己的長官的命令後,直接就亂了。

有的甚至直接放棄了城門的防守,一窩蜂的往城北的方向湧入。

還好,獨立旅二團,三團在緊急的情況下直接穩住了城門的防守,沒有讓日軍直接衝進來。

城門是守住了,但是城內的士兵亂了起來,一個個兵找不到官,官找不到兵。

許多的士兵沿著中山路往下關方向轉移,想從挹江門方向撤退。

可是挹江門隻有兩個門洞而已,就這還有一個門被堵住了,隻有一個門可以通行。

各部爭先搶過,互不相讓。都想先走,最後一窩蜂的全堵在在這。

發展到後來竟然發生了踩踏事件,不少人因此而被自己人踩死。

比如教導總隊第一旅2團的團長謝承瑞,在光華門陣地上英勇的多次打退日軍的進攻。

這麼一個連日本人都沒有打死的人,卻在這個地方被自己人活生生的踩死。

簡直可笑!

還有83軍的156師的師長李江,見城門擁擠,無法通過,就從門的東側用綁腿布懸吊著下城,丟下自己的部隊逃走。

下關的情況更加混亂,各部隊均已失去掌控,各自爭搶船隻渡河。

但是船少人多,很多士兵為了過江直接就嚴重超載,導致船沉在了江裏,淹死不少人。

大多數無船可用的士兵紛紛拆掉周圍居民的門板等物製造木筏渡江,但是因為水勢凶猛,操縱木筏又不是很熟練,又有許多落江而亡。

到處都是一團亂象。

收到消息的李牧命令方勝利的運輸團緊急散開,負責城內的治安。

一部分運輸團的士兵帶著武器將亂兵一個個的收攏歸置回自己的隊伍。

在混亂了幾個小時後,這些原本應該死在金陵的亂兵終於是找到了自己的部隊,開始有序的撤退到下關。

還有一部分運輸團的士兵緊急趕往下關,製止住了混亂的局麵。

李牧通過電台叫來了前兩天送傷員過江士兵開著李牧從商城購買的火輪趁夜幫著運輸士兵過江。

雖然此時日軍的軍艦也已經封鎖了長江,白天想在鬼子的眼皮子底下,安安穩穩的過江是可能的。

不過現在是晚上,而且撤退的突然,日軍這一時間還真沒得到消息。

李牧準備的船隻是老美在1942年研發的登陸艇,希金斯船。

船重8.2噸,長11米,高度3.3米,能搭載36名全副武裝的人員,每小時12節航速。

這種船李牧一共準備了100艘,一次可搭載3600名全副武裝的士兵過江。長江下關段的江麵寬度隻有1.1公裏,希金斯船馬力全開,隻需要3分鍾就能跨越長江。

速度快一點,一趟來回隻需要15分鍾,一個小時的時間隻能運送14400人。好在此時金陵城裏,加上李牧的軍隊也就不到15萬的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