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車禍,韓韻穿越了。
彼時那個叫舒影兒的女子身子正泡在刺骨的湖水裏,韓韻的魂魄飄在空中看到岸邊有一男一女。
男的站在黑暗中,女子看舒影兒的身子在水裏漸漸都不撲騰了,嘴角勾起一抹狠毒的微笑,將手裏一個檀木的寶盒交到男子手裏,男子拿著盒子頭也不回的跑了。
女子拍拍手離開。
韓韻的魂魄就附在了舒影兒的身上,撿一條命,舒影兒趕緊遊到岸邊,爬了起來。
韓韻獲得了這個叫舒影兒的女人的全部記憶,並且還獲得了她察言觀色,善察人心的能力。
韓韻就不太懂了,她明明可以洞察人心,為什麼還要相信這個男人會是真心待她好,一心想要帶著自己多年打拚攢下的萬貫家財嫁給她。
真是戀愛鬧。
重生後的舒影兒在湖邊坐了很久,一是為了晾幹衣服,以免走在路上尷尬,二是為了消化一下剛剛接收到的記憶。
這個地方是吳國的臨江城。
臨江城小山環湖,風光秀麗,富庶繁華,人才輩出,所以雖不在京都,但遊人如織。
而這裏最有特色的就是臨江才女,解語之花。
官府為了經濟稅收,便也不禁娛樂,發展這種春山解語,臨湖聽曲的風雅文化。
如此就吸引了更多的人慕名前往,這裏漸漸成了風花雪月地,吳國第二京。
無論是有錢的有名的還是有才的,都以一生能在春湖邂逅一段風雅為好。
舒影兒出身貧寒之家,十歲就被父母賣到藏花樓做清花姑娘的徒弟。
師父清花本是當地有名的才貌雙絕的才女,父母去世的早,便入了樂籍,十五歲時當地富商在春山臨湖的位置為她建了藏花樓,買舒影兒來是為了讓她做丫鬟。
在這裏經營了十年,清花就隨富商去了京城,藏花樓留給舒影兒。
舒影兒的夢想就是能遇到一個像那個富商愛師父一樣愛自己的男子。
師父走後舒影兒用師父留下的錢把藏花樓改成酒樓,利用地域優勢和自身的美貌才幹,結識了當地的許多文人才子,一時名聲大噪,掙了不少錢。
有錢之後就開始買姑娘,培養她們歌舞表演,琴棋書畫,做高級的解語花,因為舒影兒極強的管理經營能力以及察言觀色能力,藏花樓很快就成了全臨江城最高級的酒樓。
藏花樓也從一人獨享變成了百花齊放。
漸漸的買地修樓,竟修成了莊園式酒樓,坐落在半山腰上,每一扇軒窗推開都是湖山水色。
許多文人雅客,官員富商愛附庸風雅,便都慕其雅名而來。
藏花樓的姑娘分為兩類。
能掙錢的,和不能掙錢的。
第一類就是解語花類型,她們身懷多種絕技,容貌絕美,最主要的是能上台麵,赴各種宴會,能在各種場合遊刃有餘,是藏花樓的門麵,因為身份高貴,所以不用上台表演,也不用受氣陪笑。
最有名氣的就是這一類。一般來源於落魄的貴族才女或極有天分靈氣和特色的姑娘。通常這一類的姑娘同一時期隻有十來個。名氣大、收入高就可以住藏花樓別苑,各有自己的妝樓待客,配丫鬟一名,一是為了進出伺候,二是為了學習她們的技能。
第二類就是普通皮肉類,她們隻需修煉媚術,歌舞樂器,陪吃勸酒。
久而久之,在藏花樓裏便沒有了下等顧客,來往的不是富商官員,就是青年才俊。
整個臨江城都以能請到藏花樓的姑娘作陪為雅好。
而韓韻來到這裏就成了擁有藏花樓產業和萬貫家財的老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