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可以打開心靈的窗戶,書籍是人類的最好朋友,閱讀讓您開闊眼界,開拓思維,精彩的圖書可以啟迪智慧,讓米花在線書庫成為您的好朋友吧!/
民意是最猛烈的風。
目睹了葉利欽時期寡頭勢力膨脹的種種危害,感受到對美國等西方國家一忍再忍的無奈之後,俄羅斯人非常渴望他們的領導人能夠敢於對寡頭、對西方說“不”。普京做到了,也便得到了民眾的普遍支持,這也是普京反擊寡頭的一大收獲。
數據很能說明問題。在西方輿論猜測普京打擊寡頭會導致眾叛親離的結果時,俄羅斯的民意調查顯示,73%的被訪者支持普京。同時,調查也顯示,質疑逮捕霍多爾科夫斯基的俄總理卡西亞諾夫隻獲得了39%的被訪者的支持。後者於2004年2月被普京解職,並淡出政治舞台。
這也正是使普京底氣十足的主要因素。讓普京感到欣慰的是,僅僅用了幾年時間,他就在國內外贏得了廣泛支持,這種外部環境將有助於他自上而下地推進改革,尤其是經濟改革。
在這種情況下,普京是不會在意西方媒體乃至一些政府的言論的,隻要是符合國家利益的事情,他就敢於並且願意去做,並且以此表現出一個大國領導人的氣魄和膽識。此後不久,隨著貝加爾集團購得尤科斯下屬最大石油企業尤甘斯克石油天然氣公司76%的股份,普京向著他認準的方向又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事實證明,普京打擊霍多爾科夫斯基,也確實是很有遠見的一步棋。很早就深入研究能源對於俄羅斯複興意義的普京,擔心的是對能源業尤其是能源寡頭的過度依賴使得克裏姆林宮成為寡頭的勢力範圍。同時也擔心俄羅斯淪為初級能源供應國。
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減少對石油業的依賴程度,進行產業調整並抑製石油大亨在政治等其他領域的擴張就成了當務之急,而在這個過程中得以加強的對能源業的控製力也在日後被證明有力地推進了俄羅斯的複興。
從這點來說,霍多爾科夫斯基被關起來,也算是他為這個國家做的一點貢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