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陽元年,戰事初平,新帝初登,大赦天下,然各方勢力惴惴不安,暗流湧動,邊境蠻族休兵養銳,蓄謀再戰。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何武將軍,驍勇善戰,收疆闊土,於國有功,特賜黃金萬兩,良田百畝,侍仆十餘,宅邸一處。何將軍,領旨吧。\"
\"臣領旨。\"何武接過李公公手中的聖旨,心中惶恐,如若不是崇州兄歸途中遭敵人埋伏,除一子,百餘精兵家眷無一辛還,這旨哪輪得到他來領。
\"何將軍,崇將軍遇難舉國皆哀,陛下念其子尚幼,難承其父遺誌,特命我囑托您一句,還請好生照看。\" 李公公俯首說道。
\"李公公言重了,崇州兄是我出生入死的好兄弟,我何武雖然是一介莽夫,卻也懂什麼是道義,崇明那孩子我肯定當自家孩子養。\"
\"如此陛下就放心了,那老奴就先行離開了。何將軍勿送。\"李公公說罷便起轎而去。
見李公公離去後,何武戚眉,問道:\"夫人,崇明分明已滿十八,自幼便跟隨崇兄征戰沙場,按道理來說可以承襲父位,再不濟也該有個一官半職,陛下究竟怎麼想的?\"
何夫人,名為林殊華,原是江南商賈人家的小姐,以才為名,然逢戰事家道沒落,流離失所,幸得何武所救。
何夫人眼波流轉,掃視了那十餘新賞賜的侍從,道:\"陛下自有陛下的道理,夫君以後便要上朝為官,不同於戰場,切記少說多看。\"
何武雖莽但也不傻,看懂何夫人的示意後,清清嗓揚聲道:\"夫人教訓的是,等我上朝一定盡心盡力效忠於陛下,絕無二心。\"
何夫人掩麵訕笑,又道:\"明兒和天兒這幾天也該回來了吧?馬上入冬了,這京都不比江南,我去給他們多準備幾床褥子。\"
\"呔,這種髒活累活哪有讓夫人幹的道理,夫人莫管,全都交給相公我就行……\"
寒山寺。
\"籲,公子,寒山寺到了。\"
\"落轎。\"一陣低沉沙啞的聲音從馬車裏傳來,像是剛經曆變聲期的少年。
崇明走下馬車,往寺裏走去。
來往的不少香客分分側目,議論紛紛。
\"誒誒,你看這公子劍眉星目,氣宇軒昂,相貌非凡,衣著講究,就憑我這看人功力,這肯定是哪家的公子!\"
\"你可別土老帽了,這你都沒聽說,這是崇將軍的兒子,特來此地接何將軍的兒子何林天回家。\"
\"何林天?何將軍的兒子怎麼會在寒山寺?\"
\"不是就說你土老帽嘛!也不怪你不知道,這畢竟是十六年前的事,何夫人剛生完孩子不久,邊關便傳戰事,何將軍父母早亡,家中並無依靠,因擔心妻子便決定攜妻子一同前往邊關,但大人能吃苦,小娃娃怎麼行?所以就把剛出生幾個月大的孩子送到了故交藏玄大師這兒代為撫養。本想著這戰事幾年就結束了,誰成想啊,這一走就是十幾年!\"
\"那這小娃娃是當真不容易啊!\"
\"什麼小娃娃?哪有小娃娃?\"
出聲者是一個小和尚,七尺半有餘,長著一張娃娃臉,膚色白皙,臉旁圓潤,笑起來有兩個小酒窩,討喜的很,這便是何林天了。
這一問著實把那兩個香客嚇到了,話都沒顧上回就跑了。
\"誒,你們別跑啊,我還想聽故事呢!唉,等的人什麼時候來啊,我都等兩天了!\"何林天托腮坐在寺門,無奈道。
何林天正煩惱鬱悶,一晃眼便看到朝他走來的崇明,喃喃道這人一雙丹鳳眼本應靈動傳情,可他的眼睛卻若一池寒潭,更無欲無求,這架勢不像是香客,心中暗道,難道這就是師傅讓我等的人?
一晃神的功夫,崇明已走到何林天跟前,看著眼前這個眉眼跟何夫人如出一轍的少年,不禁說到:\"倒是沒隨了你父親。\"
何林天心下了然,這就是讓他苦苦多等了兩天的人!小和尚坐起身板著臉問道:\"為何遲了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