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黑的夜空中,一顆酷似繁星的元靈在不停地閃爍,沒有人知道它的來曆,聽老一輩的長者說,自貞觀二十二年,它就已經在天上了,每到月圓之夜,元靈的四周便會綻放出金色的光芒。
當地人管它叫悟星,象征大吉大利,每年的中元佳節,家家戶戶都會殺雞宰羊,舉行迎神.納福活動。
唐天寶十四年,以安祿山、史思明為首的叛軍打著“憂國之危”的旗號,在範陽揭竿而起,所到之處燒殺搶奪,民不聊生。
天寶十五年春,叛軍勢如破竹,直逼國都長安,在三百外的一座大山前安營紮寨。
天空下著毛毛細雨,此時安祿山正閉目養神,正襟危坐於馬車之中,突然前方傳來一陣嘈雜的叫喊聲。
“大帥…大帥…”
安祿山緩緩掀開馬車上的簾幕,映在眼簾的是山勢嶙峋巍峨的大山,山與山之間還有盆地、峽穀,溪澗流泉交織其中,驚呼:“此處莫非乃仙家居住之地?”
不多會,一個麵黃肌瘦的村民被史思明帶到了馬車前,噗通一聲,彎腰跪在了馬車前。
安祿山看著眼前這個瘦弱的村民,一臉不屑,問道:“你找我有事?”
“啟稟大帥,草民李陽輝,是六陽山的居民,今聞大帥路過此地,特有要事相告!”
“要事嗎?”
此處距離長安城不到三百裏,安祿山擔心這李陽輝可能是玄宗皇帝派來的刺客,立馬提高了警惕,冷喝道:“有話快說!”
李陽輝的身子原本就有些哆嗦,如今更顯得緊張了。
“啟稟大帥,此處名為六陽山,山上有個揚戎寺,非常靈驗,曆來胸懷大誌者皆會到此焚香禱告,以圖成就大業。”
安祿山酷愛權術,早有封王稱帝的大誌,憂國之危不過是個借口,奪取天下才是他的終極目標,聽聞山中寺廟靈驗,頓時來了興趣,立馬問道:“那你說說,都有哪些人來過?”
“西漢王莽、東漢劉玄德、隋朝楊堅、我朝太宗皇帝…”
安祿山向來自命清高,從不相信鬼神之說,但聽李陽輝這麼一說,認為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萬一真的錯過了,就後悔莫及了。當下便吩咐史思明:“即刻清點一些兵馬,隨我上揚戎寺一探究竟。”
史思明不信,認為寺廟為民間信仰,所謂的靈驗都是修佛之人鼓吹出來的,便上前阻止,說道:“大帥千萬別上了此人的當,萬一歹人在山上設下埋伏,我們處境就危險了!”
安祿山陷入了短暫的沉思,覺得史思明的話不無道理,但皇位的誘惑力實在太大,於是威脅李陽輝,說道:“倘若你有半句假話,我會將你碎屍萬段,聽清楚了嗎?”
李陽輝麵露懼色,話音顫抖:“草民不敢妄言,若有一句假話,任憑大帥處置。”
“好!”
巨大的好奇心令安祿山甘願冒險一試,安頓好一切之後,他便帶著數十名將士向揚戎寺進發。
上山的路陡峭險峻,才走了十裏路,安祿山乘坐的馬車便因亂石遍地、道路狹小而停了下來。
安祿山從馬車上探出頭來,問道:“距離揚戎寺還有多遠?”
“啟稟大帥,還有二十裏路。”
馬車不能通行,馬匹又不足,安祿山憤怒地一腳踢在馬車上的按板,大聲說道:“給我就地開路!”
李陽輝見狀,慌張跑了過來,跪著說道:“大帥不可,萬萬不可啊!”
安祿山不解:“我逢山開路,有利於民,有何不可?”
那李陽輝解釋道:“此路是通往揚戎寺的唯一道路,寺裏神仙愛清靜,特設此障礙阻止車馬通行,大帥此舉恐怕會適得其反!”
安祿山抬起頭遙望著遠處的高山,小聲說道:真有這麼玄乎?”
“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史思明湊到安祿山耳邊輕聲說道。
安祿山仔細地眺望前方,發現那揚戎寺高跨在山頂盆地之中,屋簷外露,而屋身藏於雲霧之內,南向白沙嶺,東踞虎跳崖,西與北如有神光在不停地閃爍。
“怎麼越看越詭異呢?”
安祿山不信邪,轉身便對將士們說道:“那不過是一座普通寺廟,不要管那麼多,聽我的,繼續開路!”
……
天空中狂風大作,不一會兒便下起了暴雨,山上那些坑窪處全都積滿了雨水,為開路帶來了極大的阻力,安祿山的馬車,也莫名其妙地掉進了坑中,怎麼拉都拉不上來。
安祿山被眼前一切驚呆了,不安地看了看遠處的揚戎寺,內心一片愕然,歎道:“難道此山真的有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