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天空一片湛藍,萬裏無雲,是個適合出行的好日子。
李萌背著個包裹,從千山頂,順著台階一步步的往下走。走的不快,邊走邊想起臨行前的眾人。
師父一如以往的義正言辭:“萌兒,但希望你下山後,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發揚我們千山門除惡揚善、行俠仗義的門規,切勿做有辱師門的事。”
大師姐是門裏的大掌櫃,也是看著她長大的。臨行前,她眼睛紅紅的,帶著不舍的給她往包裹裏塞這個那個,不放心的囑托她:“別丟三落四的,出門在外看好東西。但是碰到危險的時候,什麼東西都可以不要,命最重要。”
其他師兄師姐:“雖說18歲下山曆練是門裏的規矩,但是若是外麵太難熬,就早點兒回來,大師姐心軟,去跟師父求情,讓你早點兒歸山,也不見得不行……”
李萌嘴巴“嗯嗯”個不停,一副乖巧的樣子。實際上心裏想的是:難熬,怎麼會?
從記事起,她就跟阿婆住在一起。阿婆姓李,靠給人縫縫補補維持生計,她們住在一個破舊的小房子裏,過著缺吃少穿的貧苦日子。
後來,阿婆的身體開始越來越不好,阿婆就手把手的教李萌,教她做飯、縫衣,想她快點兒自立。但學了很久,卻都馬馬虎虎。
阿婆歎口氣:“這麼笨,以後你可怎麼活?”
“那我就找個相公,要會洗衣做飯、會掙錢、會打架、還要聽話的。到時候,我和阿婆就天天等著他伺候。”李萌反嘴道。
旁邊徐家娘子就是,村裏女人人人都說她懶,但人人都羨慕她好命,找了徐家大哥個勤快能幹的,她萬事不用操心,家裏裏裏外外都是徐家大哥張羅,日子過得也蠻好的。
阿婆慈愛的摸摸小李萌的頭,“好好好,阿婆等著享萌兒女婿的福!”
但這樣的日子,在她7歲多時戛然而止。阿婆突然病重,離世前,攥著她的手,氣都快喘不上來了,還一聲聲的交代她。她是阿婆從河裏撿來的,看樣子是剛出生不久,但是裹著的包裹裏什麼都沒有,連名字都是後來托村裏張秀才起的。又細細囑咐她,以後如何扮做男娃、護好自己。然後阿婆帶著不舍就去了。突然,小小李萌覺得世界上好像就剩她一個。從此,她就是孤兒了,連爹娘都不知道是哪個。而且最重要的是,她還沒長大,找相公好像也早點兒……
不久,周邊不遠的小鎮街上,就多了個頭發短短、灰頭土臉、幹瘦的小乞兒。所幸小鎮民風淳樸,眾人看“他”可憐,多有接濟,所以“他”也就這樣吃百家飯、穿百家衣的長大到了8歲。雖然不時有好心人接濟,但總歸是無家的娃,冷了沒人添衣,餓了還要到處討吃的,有時還要和其他乞丐搶東西,太難了。
想到那段日子,李萌使勁晃晃頭,好像這樣就能把那段苦日子給晃沒了。都過去了,後來山上的日子多好呀,有跟老母雞一樣護崽的大師姐,有做飯香噴噴的四師兄,有能做漂亮衣服的九師姐,悶了還能跟師兄師姐一起嘰嘰喳喳。舒服日子過慣了,李萌實在是不想下山,但門規大如山,想想生氣起來、臉色跟黑鍋底一樣的師父,李萌覺得保住自己的小命比較重要。下山曆練的日子,再難,應該也比小時候強、也比被師父懲罰好。畢竟現在的她,已在千山門苦練10年、拳腳功夫雖然比不上大師姐,但有些悟性一般的師兄也不見得是她的對手。而且最重要的是,入門後她就是門寵一枚,可能小時候的經曆影響,她慣會察言觀色,又長的軟萌可愛,人見人愛、花見花開,一般的人都很難拒絕她。所以,雖然生性懶散,但是還是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喜愛。她就不信,憑這個功夫,憑這份機靈可愛,她會灰溜溜的溜回來?再說,不下山,怎麼去找二師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