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還是位少年(1 / 2)

坐在教室裏,無聊地看著窗外的空蕩蕩地操場。重新置身這裏,說不定也是一種美好。

過去有的時候就是一場夢,對於有的孩子來說,多年以後回想起過往一生,都是帶著泡影的美夢。

而有些人此刻活著,卻被噩夢籠罩著不得安寧,照在身上的陽光都變得有些冷。李洛塵感覺自己就處在講台上老師所說的大冰期下。

“大冰期後,經曆過冰凍的星球開始出現生機,諸多生靈在大地之上繁衍生息,靈能滋養大地,萬物有靈,繁衍迅速,開始弱肉強食,掠奪土地。那段過往並無詳實記載,書的一個名為‘晝’的人,以繩記日,後來他的妻子‘夜’創造了文字,人類開始記載曆史...

靈能可以養生育靈,人在百獸之中並不以身體強悍見長,在蠻荒紀中,人類始終處於弱勢地位。在蠻荒記中,人通過文字傳承,逐漸有了智慧。依靠著那渺小的智慧代代相傳,逐漸在百獸之爭中爭取了自己的土地。”

這些知識李洛塵在家中見過,出自一本流傳的奇書《晝夜記事》,著書者佚名,為代代相傳,非要說最開始記事的人,應該是晝與夜兩人。直至人類開始擁有了這顆星球上的一席之地,翻開了曆史新的篇章後,才以藍星紀元為稱。

《晝夜記事》中的蠻荒時代是人與獸爭地的時代。李洛塵初中的曆史老師也不止一次的強調過一個必考知識點,那就是...

——“藍星紀的開始,意味著人與獸爭地的時代落幕,開啟了人與人鬥的時代。”

藍星紀開始使用的那一年,正是人類意識到靈能的性質或許已經發生了變化,世間百獸似乎已經被靈能拋棄,靈能變成了隻有以人類的智力才能駕馭的東西。

對於藍星的絕大部分的學生來說,出生到現在的十六年都是過的較為幸福的十六年,這十六年裏在家庭與學校裏往返,不需要思考未來,隻需要和同齡人一起享受青春,釋放無處使用的精力。唯一需要苦惱一些的就是那些簡單的課程,那些課程說容易也不容易,說難也不難。

學習的課程無非是文學、算術、生物學、計算機以及交通規則。

而高中才是藍星人學習的開始,在這內部較為穩定,而存在外敵的情況下,高中將人開始分為兩類:

一類是靈能使,這一類看天賦,能夠走下去的人少之又少。

另一類是學習靈能學知識,之後經過選拔考試,通過的人繼續深造,不通過的人則是出去找一些輕鬆的工作,也能維持比較好的生活。

李洛塵是迷茫的,正如同他坐在這教室裏,聽著老師在課堂上說的東西,早在他十二歲的時候就已經完全掌握。他不知道坐在這裏的意義,安靜下來不知道幹什麼的時候,人往往最可怕,思緒會往不可控製的方向飛舞。

隨著老師一個個在講台上更換,學校外的車輛一輛又一輛的從學校門口行駛過...

在城市架設的高架橋上駛過的二十二輛空軌和隨著空軌駛過的時間,將城中心巨木的影子拉長。

夕陽西下,日暮將至。